- 崔子豪;姜洋;蒋永华;张过;詹总谦;
首先介绍了目前主流立体测图卫星的立体成像模式以及立体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然后利用国产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遥感26号和遥感28号的异轨立体数据进行了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FM)的立体平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带控制点的条件下,单线阵遥感卫星异轨立体像对可取得亚m级的平面定位精度和优于2 m的高程精度。
2019年11期 v.17;No.123 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 郑安武;张田凤;史晓明;余艺;
介绍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一般作业流程,详细分析了影响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对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从航线设计、镜头畸变改正到空中三角测量的可靠工艺,得出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可行性结论。
2019年11期 v.17;No.123 6-9+2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焦庆东;王建弟;杨永高;周爱萍;
分析了当前不动产数据的共享需求,基于Linked Data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动产数据共享模型与应用框架;并详细阐述了该框架的总体架构以及每层架构的作用与关键技术,以期为不动产数据的共享应用提供借鉴。
2019年11期 v.17;No.123 10-12+2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王馨爽;史晓亮;黄曦涛;邓予婷;李宏建;杨乐;
在对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自然资源资产及其负债、自然资源资产编制需求等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得到地理国情监测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指标体系,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理国情监测可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与资产数量(存量和变化量)相关的较新、较可靠的基础性数据支持,基于遥感技术反演的植被覆盖度(FVC)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可提供反映与林木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特征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②延安市土地资源以林地为主,其次为草地和耕地,2015-2016年土地资源整体变化不大,草地和园地略有减少,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有所增加,土地资源的转移变化主要表现为草地转向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③2015-2016年延安市的FVC和植被NPP呈增加趋势,表明延安市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有所改善。
2019年11期 v.17;No.123 13-1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2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 史晓明;郑明灯;熊涛;汪洋;周军元;
从组织原则、资料收集、技术手段等方面阐述了地理国情监测与国土三调的相同点;同时从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分类和定义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表明了两项工作的科学性,并展望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下一步工作。
2019年11期 v.17;No.123 19-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黄递全;杨雨佳;杨海明;
从架构设计、数据中心与管理平台、移动应用系统设计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地理国情专题数据移动应用体系的建设情况,并总结了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供了一种地理国情专题数据应用思路,提高了地理国情专题数据的利用效率,对于推广地理国情数据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1期 v.17;No.123 22-2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王海君;晏王波;
以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为主要出发点,以小镇产业的集约度评价为主线,从小镇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民生价值3个维度建立了评价体系;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度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利用数据分析法对小镇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2019年11期 v.17;No.123 25-2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李林;梁星;陈雪洋;
城市实时交通大数据可有效支撑城市规划、交通运行等工作。从实时交通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分布式分析计算平台搭建等核心内容出发,对实时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计算平台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实时交通大数据分析计算技术流程;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出租车数据平台进行验证,分析了市民区内出行和跨区出行的次数、时长等特征,为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行提供参考。
2019年11期 v.17;No.123 28-3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3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陆世东;涂美义;潘朋威;曾斌;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提升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基于"互联网+"和GIS技术,设计了"互联网+矿业权政务服务"系统框架,明确了系统数据内容,分析了系统业务流程,详细叙述了网上综合审批处、业务办理系统的具体功能。系统已应用于湖北省矿业权政务服务中,办理矿业权申请245宗,压缩审批时间70%。系统的实践运用,为全国自然资源领域推行"不见面审批"以及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2019年11期 v.17;No.123 31-33+3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赵鹏;孙小超;唐晓霏;苏煜;
湖北省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一张网"建立了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高效率、高覆盖率的GNSS综合信息服务网,是实现湖北省现代化、大众化、集约化、高质量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介绍了湖北省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一张网"建设的目的、内容、特色以及发展趋势。
2019年11期 v.17;No.123 34-3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石婷婷;贾继鹏;祁信舒;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查验收中人工检查任务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并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人工检查质量评定自动化、质量评价接口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实现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检查验收以及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19年11期 v.17;No.123 36-3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张鸿飞;许素文;
针对低空航摄系统在市政设计工程中应用不成熟、带状大比例尺成图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政工程测绘成果获取方法。该方法基于正射云台,通过研究低空航测地形图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详细的飞行以及数据处理流程,最终获取了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1∶500大比例尺数据成果,并详细分析了误差来源,提出了提高测图精度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与传统航摄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可获取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且提出的改善方法可有效提高市政工程带状地形的测图精度。
2019年11期 v.17;No.123 40-43+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朱金山;宋珍珍;赵露露;
针对目前遥感水深反演方法都是以海底底质均匀为前提而缺乏对混合海底底质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底质分类与SVR算法的水深反演模型。利用WorldView-2多光谱遥感影像对南海北岛岛礁周围混合底质的浅海海域进行底质分类,并对底质分类后的不同海域分别建立线性回归与SVR非线性回归多种测深模型。通过水深分段验证后结果表明,结合底质分类的SVR非线性回归方法更适合混合底质的浅水水深反演。
2019年11期 v.17;No.123 44-46+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张帅毅;谢瀚;吴雨;况长虹;向常淦;
根据旅游线路规划与导游的需求,面向遥感景观优美程度评估,综合相对坡度、观景距离、可视情况和景观类别等因素,改进了景观敏感度的概念;并基于改进的景观敏感度概念提出了一种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方法;最后以四川省川西小环线区域为例进行了实验,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9年11期 v.17;No.123 47-48+6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王力;王方雄;陈晨;
以中国知网(CNKI)1999—2016年851篇学术论文为数据源,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定量分析并绘制了科学知识图谱,系统地分析梳理和挖掘总结了国内地理元胞自动机(GeoCA)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2019年11期 v.17;No.123 49-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范沛;赵羲;庞小平;刘玥;
Landsat8影像被广泛应用于陆地表面温度的提取,但基于Landsat8的海冰表面温度产品依旧空缺,且无标准算法可循。基于Landsat8卫星搭载的TIRS传感器获取的热红外波段影像,利用3种常用的劈裂窗算法分别进行海冰表面温度反演,并将结果与浮标实测海冰表面温度数据和MODIS海冰表面温度产品进行了对比和验证。与浮标数据相比,DU C等的算法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分别为1.718 6 K和2.621 3 K,可作为海冰表面温度反演的标准算法;而Jiménez-Mu?oz J C等的算法结果与MODIS冰温产品最为接近,适用于需与已有的MODIS冰温产品联合使用的情况,且两种算法的精度均优于已有的MODIS冰温产品;JIN M J等的算法在研究区域表现不佳。同时,与浮标数据相比,所有基于卫星影像反演的冰温产品在数值上总体偏低。
2019年11期 v.17;No.123 52-5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孙晓莉;李敬美;王超;李东升;田淑静;
为确定弥勒市城区住宅用地土地级别,实现土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根据弥勒市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住宅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借助ArcGIS软件对弥勒市城区住宅用地级别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级别以湖泉生态园东侧为中心,由高到低呈环状过渡,且距离弥勒市区愈近、土地级别愈高。
2019年11期 v.17;No.123 57-6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叶胜;周湖森;闰记影;陈甲全;陈阳;罗亚晨;
在1999—2017年逐旬的植被指数(NDVI)和涪陵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17年)的基础上,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的植被覆盖度指数模型,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构建了地被指数模型;并借助GIS技术,对重庆市涪陵区的地被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涪陵区地被指数的空间分布成果。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涪陵区的地被指数呈从长江和乌江沿岸向四周逐渐增高的趋势;②涪陵区地被指数最高的区域位于东南部的武陵山一带,最低值位于长江、乌江一带;③涪陵区地被指数低值区域与各场镇的空间位置具有较好的空间耦合性,说明人类建设活动对涪陵区地被指数的影响较大。
2019年11期 v.17;No.123 61-62+10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肖祥红;
在全面分析湖南省近年来已有像控点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开源数据库PostgreSQL设计了湖南省像控点数据库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像控点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矢栅一体化像控点数据库,能为其他地区像控点数据库建设以及PostgreSQL在空间数据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19年11期 v.17;No.123 63-6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谭波;孙发秋;裴慧坤;陈城;江万寿;
提出了一种Mesh快速栅格化的方法,能从分页的多层次的表面纹理Mesh模型中提取DEM和DOM。根据提取的DEM和DOM匹配点,利用RANSAC下的SVD方法对两个邻近架次的模型进行配准,解决了起伏地形纹理特征不可靠,平坦地形位置信息特征不可靠的问题。通过引入控制点和邻近架次的姿态约束,完成了所有架次模型的整体配准,解决了传统的利用所有特征点平差处理带来的运算量巨大的问题。
2019年11期 v.17;No.123 67-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田风勋;
GNSS水准法远距离海岛高程基准传递方法基于GNSS测量的陆海大地高差,结合由重力、地形和重力场模型等信息拟合的高程异常差,求取陆海之间的正常高差;再结合陆地已知水准点成果,实现海岛高程基准的传递。对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和基于重力场信息的高程异常融合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以青岛市黄岛地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9年11期 v.17;No.123 72-7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王昀;陶建斌;
利用社会经济数据计算得到各省综合发展指数(IDI),并建立IDI和平均灯光指数(ALI)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再利用回归模型估算1992年、2001年和2013年各省的IDI;然后对3个年份的IDI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以研究20多a来中国省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①Moran’sI指数均大于0.3,说明IDI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IDI热点均集中于东部地区,冷点均集中于西北部地区,说明总体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②Moran’s I指数呈递减趋势,说明IDI的空间集聚程度降低,热点区向中部推移,冷点区缩小,表明20多a来中国经济发展集聚程度显著降低,贫富差距缩小,省域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2019年11期 v.17;No.123 75-7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1 ] - 徐洋洋;王山东;王秀云;
为缓解交通阻塞的发生,以合肥市城区交通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得到的路况信息以及各道路的交通生成量和吸引量对不同道路赋予不同阻塞权重;再将其作为参数引入到Dijkstra算法中;最后采用Python脚本对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已应用于合肥市交通阻塞路径规划中,结果表明该算法生成的最佳路径有效避开了拥堵路段。
2019年11期 v.17;No.123 8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0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 刘龙威;魏瑄;
基于时间序列的Sentinel-1A数据,利用光谱相似性方法(SSM)对广东省台山县汶村镇和海宴镇进行了水稻识别。首先将SSM应用于时间序列SAR图像中,计算光谱相似度;再通过设置阈值获得初始水稻种植面积图;最后消除斑点噪声,获得水稻种植面积图。结果表明,基于VH极化图像,利用SSM和阈值法获得的水稻种植面积图的总体精度最高为97.34%,Kappa系数为0.94。因此,时间序列Sentinel-1A数据对于识别水稻或其他作物具有很大的潜力。
2019年11期 v.17;No.123 83-8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刘道飞;宋崴;王冬明;常守志;丁新亮;韩维峥;孙丽娜;
为了缓解城市快速扩张背景下产生的生态保护与土地开发之间的矛盾、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稳定,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土壤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选取反映自然生态状况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两大类生态风险指数,利用GIS空间分析、RS技术以及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长吉联合都市区进行了生态安全风险评价;然后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进行定性评价;再以生态安全风险评价结果为阻力面,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结果确定生态源地;最后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划定了林地、湿地、草地、水系4类核心生态空间,构建了"三带两区、五脉连江、林田相间"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为长春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
2019年11期 v.17;No.123 87-9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9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 ] - 徐翰文;艾波;史绍雨;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道路方向上的纹理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融合与核模糊C均值聚类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新算法。该算法改进了角度纹理特征的计算方式,首先与Gabor纹理特征进行融合;再利用结合空间信息的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融合特征进行聚类,从而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道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较高精度地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具有一定纹理的道路。
2019年11期 v.17;No.123 92-95+9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王友昆;陈裕汉;瞿华蓥;余章蓉;
针对现有管线探测成果数学精度检测方法或系统存在检测类型不全面、检测工作繁琐、检测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借鉴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测系统,基于AutoCAD平台二次开发了城市管线探测数学精度检测系统,实现了管线探测成果数学精度的自动检测和手动检测以及对检测项目的一体化管理,涵盖了管线点测量精度检测和探查精度检测,并可按照测区或图幅进行精度统计、输出相关记录表格,大大提高了质检效率。
2019年11期 v.17;No.123 96-9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兀伟;邓国庆;张静;王小华;
为了便于空间数据描述、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直接在地球参考椭球面上构建全球地理网格的剖分模式,并逐渐成为地理网格剖分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全球球面网格剖分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球面网格剖分方法的分类;并在理想地理网格剖分标准的基础上,探讨了将其作为统一空间参考系的空间位置描述、空间数据集成和空间分析的全球球面网格剖分规则与方案,以及剖分所形成网格单元的位置描述方法。
2019年11期 v.17;No.123 100-10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周涛;李江卫;郭际明;王威;杨飞;
从国土监察现状出发,分析了传统监察手段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BDS的国土监察实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将服务器、数据采集App与网络端相结合,实现了国土监察信息的室内外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快速、准确地监控国土资源违法问题,提高了国土监察效率。
2019年11期 v.17;No.123 104-10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于金羽;晏王波;宋法奇;
以扬子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群建成区扩张和城镇空间联系两个角度进行指标分析,综合测度了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城市群城镇发展水平,并利用探索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监测周期内,城市群各市的扩张均处于全省前列,"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扬子江城市群建成区扩张迅速、效应明显,3期城市群建成区空间重心都集中在扬子江以南的常州市境内,表明扬子江以南的城镇发展规模优于江北;②从城镇空间联系来看,宁镇杨、苏锡常、苏通等城市组群的联系相对明显,构成了整个扬子江城市群的基本联络骨架,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构成了联系网络。
2019年11期 v.17;No.123 108-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蒋爱华;刘丽红;
从泛在测绘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泛在测绘的特点和现状,讨论了泛在测绘模式普及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说明泛在测绘的发展将为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挑战。通过数据云平台技术架构和体系的创新,促进设备泛在与行业应用的同步发展,广泛推进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建设,不断提高数据生产智能化水平,使数据像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实行工厂化生产,为社会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2019年11期 v.17;No.123 113-115+1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石全悦;张迁;石伟博;
植被符号抽稀是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的一项内容。人工重新配置植被符号的时间成本大、符号分布不均匀;而已知软件处理效果尚不理想,后期修改工作量大。通过分析人工与软件抽稀植被符号的实例,结合现行规范,提出了一种植被符号抽稀的新方法:基于植被图斑边界,利用品字图案填充的方式实现植被符号抽稀。建立植被图斑边界或通过计算重构植被图斑是抽稀方法的基础环节。
2019年11期 v.17;No.123 116-11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张厚禄;熊永合;陈佳清;
由于传统隧道洞门钢环检测方法未考虑异常数据对拟合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RANSAC算法处理隧道洞门钢环检测数据集的新方法。该方法可排除异常数据对洞门钢环特征参数解算的影响,以提高隧道洞门钢环所在的空间平面与空间圆的拟合效果。对某轨道交通洞门钢环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证明该方法可完成隧道洞门钢环特征值的精确解算。
2019年11期 v.17;No.123 119-1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蒋雪;张海鹏;张洵;
以《重庆市地图册》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图集在山地城市特色挖掘和表达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主要从地图集结构和内容设计、地图集表示方法设计、地图集整饰设计等方面对重庆城市特色进行了表达,可为今后山地城市地图集的个性化、特色化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9年11期 v.17;No.123 122-124+13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陈阳;叶胜;
提出了一种基于经纬度坐标转换码的建筑物信息时空编码方法。为保证其逻辑严密性和应用可操作性,引入了编码单元和编码对象两个概念,并利用实例进行了阐释。根据设定的规则将建筑物经纬度生成坐标转换空间码,并附加建筑物的年代、形态、楼层等信息,再将信息放在一个专用字段内,便于计算处理。该建筑物编码方法表示准确稳定,不随其他因素变化而变化,具有唯一性,可广泛应用于规划研究、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中。
2019年11期 v.17;No.123 125-12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郑健;王继;宋世铭;
对Canny双阈值算子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Canny算子处理图像仿真实验对研究区图像边缘进行提取。利用Prewitt算子、Sobel算子、形态学算子处理研究区影像,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anny双阈值算子不仅能去除遥感图像中的椒盐噪声,而且能保证边缘提取的精度;与其他算法相比,在提取效率上也有明显优势和优异的稳健性。
2019年11期 v.17;No.123 128-13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