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琛玲;孟成;马艺文;
基于武汉市"四普"、"五普"、"六普"人口普查数据及2014年末人口调查数据、同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开展城市级的人口时空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从1990~2014年,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由"破碎分散"向"紧凑集中"转变,人口流动主体形式为波动式增长和流动式推进,新城区人口增长速率持续增加,中心城区人口增长速率逐步减缓。研究结论表明,提出的基于土地利用现状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能够客观反映人口的空间分布,能够为指导城市规划、统筹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提供支撑。
2017年12期 v.15;No.100 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厉芳婷;闵天;尧志青;
利用多源航摄影像数据制作DOM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湖北省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为例,介绍在集群环境下,对海量数据的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研究利用集群对海量数据的计算效率,分析任务调度和远程监控在海量数据生产中的意义,同时比较单线程处理、多线程处理和集群环境的效率。结果证明,基于集群环境下的DOM生产在地理国情普查中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数据的现势性和更新效率。
2017年12期 v.15;No.100 10-1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佘凯琦;石永阁;李兵;舒红;杨丽;
面向小城镇进一步智慧化发展存在的数据共享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开展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工作,创造性地引入云计算和互联网+众包模式,在神农架地区进行了有效实践。
2017年12期 v.15;No.100 1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吴蕾;王铁军;俞锋华;
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依托,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化服务应用领域,设计昌都市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化服务应用示范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研究多源异构空间数据整合、服务聚合、服务器集群和多节点服务架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昌都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以及服务的多样化展示,为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化服务提供应用示范平台。
2017年12期 v.15;No.100 1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 周海;谢雨芮;葛平;刘毅锟;
通过Python网络爬虫获取互联网地图瓦片并存储到本地数据库MongoDB中,在B/S架构下利用Leaflet实现瓦片地图浏览功能,利用Python-PIL在服务器端实现瓦片地图拼接。为适应地图和地图拼接服务高并发的需求,利用Nginx实现多台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该项研究提供了网络地图瓦片的获取、存储、浏览和拼接方法,服务器端拼接的方式降低了客户端依赖,为局域网条件下瓦片地图应用提供良好的思路。
2017年12期 v.15;No.100 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刘威辉;余代俊;李鸿洲;刘凯;
针对二维变化检测方法不再适用于当前三维变化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地形定量变化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构建三维场景确定变化区域,采用离散化积分方法计算出变化区域的面积和土方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变化区域的三维场景,而且能够定量计算出面积和土方量,可应用于矿区的遥感动态监测。
2017年12期 v.15;No.100 2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韦蔚;高永红;张戈兰;
对WordView-2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不同视角的立体像对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点云和DEM制作,发现运用INPHO软件所生成的点云数据的高程误差最小,且符合测图精度。通过本次快速制图过程,形成了适用于卫片的快速制图流程。与传统的立体测图方法相比,不仅成本低,而且工期短,为以后的快速测图工作提供了依据,为测绘、国土、水利、环境等行业的快速地形图需求提供了可能。
2017年12期 v.15;No.100 2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牛莉婷;周波;陈建荣;吴玉锋;金毅;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2000年Landsat5 TM和2015年Landsat8 OLI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兰州市城关区不同时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运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植被覆盖度(FVC),分析了2000~2015年城关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5 a间城关区低植被覆盖度(0<FVC≤15%)和中植被覆盖度(15%<FVC≤40%)分别增加9%和15%,中高植被覆盖度(40%<FVC≤70%)和高植被覆盖度(70%<FVC≤100%)分别减少17%和9%;植被覆盖度增加面积约10 km~2,减少面积约21 km~2。
2017年12期 v.15;No.100 28-30+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6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4 ] - 周小伟;何小波;何宗;任梗睿;彭婧;
分析互联网时空数据的类型和来源,研究互联网时空数据的获取和挖掘方法。以重庆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研究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在时空数据获取和挖掘中的应用。
2017年12期 v.15;No.100 31-34+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陈善华;何华;
针对海口市提出从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理顺各部门规划的关系,以消除矛盾和差异的方针政策,结合搭建信息平台的工作实践,对"多规合一"后的数据管理和平台应用进行探讨,以提升规划决策和协调水平,发挥规划策划项目、生成项目和保障项目落地的积极作用。
2017年12期 v.15;No.100 35-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8 ] - 胡磊;雷新海;
江岸区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江岸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该平台基于云架构建设,集成江岸区海量、多源、多尺度空间数据,实现了跨部门、跨平台的空间信息共享共用,为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提供在线的地理信息服务。
2017年12期 v.15;No.100 39-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严宏基;李兵;詹伟;舒红;耿晴;赵晶;
针对小城市(镇)POI数量的高速扩张以及传统采集方式的滞后,提出基于众包模式的POI数据采集思路,并以POI属性及分类为依据,对众包中的任务设计、分配以及质量控制提出具体方案。
2017年12期 v.15;No.100 41-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3 ] - 柴正英;肖函;张丽;刘亚静;
以1 km×1 k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地形、植被指数、水文、交通等因子,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昌吉州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分析,对其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7年12期 v.15;No.100 45-4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吴秀芸;王海江;梁寒冬;
针对移动终端存储空间及计算能力有限的特点,提出一种轻量级空间数据引擎,通过采用先进的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索引技术和查询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及高效调度。将该引擎应用于规划、城建等领域,搭建了满足其业务需求的移动地图服务平台,改进现有的工作和服务模式。
2017年12期 v.15;No.100 48-5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黄睦谨;吴楷钊;黄韬;马世发;劳春华;
针对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问题,分析土地城镇化增长矛盾,通过种子扩充算法进行保护片区的自动搜索,利用神经网络进行保护压力风险预警。基于C~#和ArcEngine技术将多种空间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整合,实现了面向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审图的软件系统。通过广东省高要区金利镇应用表明,该系统能促进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更加科学客观,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让数据说话"的能力。
2017年12期 v.15;No.100 51-52+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李鹏元;杨树文;杨玲莉;闵霄;张珊;
基于平均最近邻、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用于民用临时住房的小型彩钢棚和工业用大型彩钢棚的空间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安宁城区小型彩钢棚、大型彩钢棚在空间中都呈聚集性分布,且两者分布方向为东南-西北轴向,但彩钢棚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密度却有明显差异。总体反映出安宁城区结构深受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政府决策的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城区内部亟待改造升级。
2017年12期 v.15;No.100 53-5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杨华;赵银兵;赵星;
以山地河谷背景下的广元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线段模型对3个时期的城市形态进行空间句法分析。研究表明,广元市中心城区各组团中心性的变化体现其空间发展方向,并向"带状的多中心组团式"布局模式演变;城市网络化特征先弱后强,前景网络"两横两纵"的结构特征明显。受破碎与分散的城市形态影响,城市空间的连续性不强,且西部组团长期缺乏活力。
2017年12期 v.15;No.100 56-5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刘丽红;陈旭;
为适应大数据或行业应用需求,充分利用已有数据或信息资源,降低数据库建设时间和建设成本,需要进行数据整合。在对数据冲突合理分类的前提下,说明了数据冲突处理方法,并对数据整合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2017年12期 v.15;No.100 6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陈曼;吴曙雯;闫嘉琪;徐俊锋;谢斌;
基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入室盗窃案件资料,分析了杭州市八区入室盗窃犯罪的犯罪率、犯罪密度以及时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若以时间为依据,以周内变化分析,周一至周五犯罪案件数趋于平稳,周六周日则有所下降;以月份变化分析,2月份犯罪案件数最低,5月份犯罪案件数最高。以空间为依据,则全区核密度热点主要分布在下城区石桥街道、拱墅区大关街道、西湖区翠苑街道以及萧山区城厢街道;局部热点区域通过实地验证发现入室盗窃主要受人流量、房屋类型和门禁防盗系统等因素影响较大。
2017年12期 v.15;No.100 63-66+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1 ] - 刘玥;刘海燕;周亮;
饼状统计图表常用在专题地图的定位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中,用于表达某个统计量及其结构分量。这类统计数据一般都在Excel中组织管理。统计制图中通常是在Excel中进行数据处理和简单的饼状图表生成后,再借助CorelDraw图像编辑处理软件对图表进行加工处理,这样的制作方法不仅步骤繁琐,而且准确率和效率都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重点阐述了利用CorelDraw中的图框裁剪功能(PowerClip)结合Excel图表工具制作饼状图的技巧,从而达到简化步骤、增加精度以及提高效率的目的。
2017年12期 v.15;No.100 67-6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李帅;陈厚铭;盛剑;樊红;
品牌热度分析是传统商业智能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不同品牌的商品销量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商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面对大数据量和海量组合方式,计算性能瓶颈开始显现。传统的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简单数据分析手段难以处理大规模的商业数据,现有的基于MapReduce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引擎已经能够满足大数据并行处理的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HDFS的数据存储机制和MapReduce处理算法来解决品牌热度统计问题,实现对大体量离线商业数据的高效率品牌热度时空分析。
2017年12期 v.15;No.100 7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张艺;李苗;丁晓光;
构建1∶25万城市活断层数据库时,在数据数字化、编辑、处理过程中,大量的拓扑错误会影响数据质量以及成果精度,造成数据无法入库。针对面重叠、面有缝隙、线重复、线有悬挂等几种常见拓扑错误,提出简便高效的修改方法,确保该地层矢量数据符合活断层入库要求。
2017年12期 v.15;No.100 73-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田雅丝;刘艳芳;孔雪松;刘格格;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2006和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使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黄陂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分布与变化进行深入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黄陂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演变特征可以归纳为聚集型、破碎型和连片发展型。通过驱动力分析,黄陂区乡村聚落聚集化与道路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产值、用电量呈显著线性相关,乡村聚落破碎化与土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等政策相关,同时与农村居民的个人因素有关,乡村聚落连片发展除了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外,也较大地受到政府调控与地方发展定位的影响。
2017年12期 v.15;No.100 76-7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5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刘晓娜;张景华;李红;
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为视角,将人地关系归纳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集约化和生态化4种主要的人为干扰过程。在系统梳理城镇化、农业集约化和生态化遥感识别内涵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人为干扰强度评价方法与指标构建过程,指出当前人为干扰研究主要存在干扰类型、影响趋向、研究方法、切入角度、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尺度6个方面的问题。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剧烈的生态敏感区,以及城镇化、农业集约化与生态化3种典型人为干扰,开展不同空间尺度上人为干扰强度积极与消极综合的定量评价,以期为未来人为干扰定量识别与评价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据。
2017年12期 v.15;No.100 80-82+9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苏志军;龚振华;
将ArcEngine技术和网络流向追踪技术应用到城市地下管线流向分析中,结合数学中的映射思想,提出基于ArcGIS网络流向模型的三维城市地下管线流向分析算法,解决了传统二维GIS系统流向分析效果不直观的缺陷,为三维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017年12期 v.15;No.100 83-84+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赵希亮;董箭;张志衡;王利伟;
系统分析了现有格网数字水深模型(GRID_DDM)插值数学模型的优劣,针对高精度、高密度多波束测深数据,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GRID_DDM构建,定量评估相关插值方法的精度与效率。实验表明,剖分插值和自然邻点插值方法构建的GRID_DDM精度较高,且效率可被接受,是多波束测深数据GRID_DDM构建的优选方法。
2017年12期 v.15;No.100 85-8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杨文婧;
介绍了测绘监理的概念和城市更新数据调查的内容。以广州市白云区的一个城市更新数据调查项目为例,具体说明测绘监理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方面的实施过程,为测绘监理机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案例。
2017年12期 v.15;No.100 89-90+9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刘亚南;李浩;毛羽丰;杨建华;杨彪;苏博;
以近景摄影测量理论为基础,研究掘进工作面影像地质编录方法。设计开发了煤矿掘进工作面影像地质编录系统,实现了从原始数据采集到编录成果输出的全数字化作业,以及掘进工作面井下场景的三维重建。实践表明,系统能够快速生成影像地质编录成果,提高了掘进工作面的编录效率和精度。
2017年12期 v.15;No.100 91-9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王建龙;
根据《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房地分散登记的方法,探讨房地一体登记背景下工业用地及其上定着物登记方法。
2017年12期 v.15;No.100 95+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李永胜;李楠楠;黎娟;宫东海;
基于Safe FME(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简称FME)软件,设计一套可提高工作效率的属性数据检查、处理方案。以京山县土地确权中农户代表姓名在承包方调查表与地块图中的一致性检查处理为例,对方案过程进行详细讨论,并验证所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2017年12期 v.15;No.100 96-9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王澍霖;艾建华;
以甘肃省合作市为研究区,通过对比0.3 m分辨率卫片和0.5 m分辨率卫片的图解界址点中误差来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影像分辨率的选择进行探讨。
2017年12期 v.15;No.100 99-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王琦;杜全维;
川西山区海拔一般在1 000~5 000 m之间,地势陡峻、相对高差大,山体切割深。传统航测或遥感技术不能更好反映陡峻山区的微地形情况,如何快速获取陡峻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资料一直存在难点。采用全站扫描仪MS50来获取陡峻山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并应用于陡峻山区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2017年12期 v.15;No.100 102-10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刘潇;蔡忠亮;卢威;何建华;费腾;
当前中国地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学科整合不足、国际竞争能力堪忧、国际视野欠缺、地理教育错位等诸多问题。从传统地理学以及测绘地理信息科学两个方面分类考察了欧洲地理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总结了欧洲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的特征,梳理了欧洲地理学研究生培养理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特点,分析其优势,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地理学科的发展特征,探讨其借鉴意义和启示。
2017年12期 v.15;No.100 105-10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邹柏贤;孟斌;
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的遥感图像处理教学中,图像校正的教学是一个难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系统完整地组织教学内容,提出采用比较教学法,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概念的比较,同时运用图示教学法加强形象记忆,使知识系统化。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2017年12期 v.15;No.100 108-110+1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邓兴升;华赛男;
分析了在《摄影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摄影测量学》理论教学内容应基于学科技术发展水平,选择、更新、精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样化。根据专业培养特色进行实验实习,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型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2017年12期 v.15;No.100 111-1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张龙其;郭云开;谢树春;
结合当前市场需要、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因素,对GIS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等进行初步的改革与探索。教学实验表明,该方案不仅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巩固理论教学方面也有显著优势,可为相关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7年12期 v.15;No.100 113-114+11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郭鹏;徐丽萍;张国顺;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以教师"项目"为中心,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以石河子大学遥感类课程为例,基于项目教学法对课程的实施进行有益的教学与科研互动,探索出一条既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社会,又能锻炼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科研与技术基础。
2017年12期 v.15;No.100 115-11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廖作民;张海静;徐丽坤;徐汉卿;刘娟娟;舒亚敏;
围绕"交通先行"、"以水兴带"、"区域经济"等长江经济带战略重点,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历史地图为主线,从资料遴选、解析重点、解析实例3方面,阐述了分析、解读历史地图信息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明确了今后应更深层次地解析历史地图,提升其丰富的史料、文物价值和信息承载价值。
2017年12期 v.15;No.100 117-11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