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名海;
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大规模生产即将完成之际,迫切需要总结工作经验,思考普查成果的应用方式,做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准备。回顾了地理国情普查的工作背景和实施过程,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指出应及时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和方法的技术准备、数据库和平台的"硬件"准备及保障机制和人才储备的"软件准备"。
2015年06期 v.13;No.76 1-4+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0 ] - 沈向前;余洋;
针对复杂环境下地理国情普查的内业质量问题,对比分析了程序自动检查、人工对照检查和人机交互检查的优缺点,确定了具体检查项目的最优检查方法,形成优化质检方案,改善当前质检软件的不足。在四川省广汉市和湖北省仙桃市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对此方案进行检验,证实了其可行性。
2015年06期 v.13;No.76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4 ] - 余晓敏;李兵;詹庆明;郭华贵;赵晶;
基于随州市曾都区的地理国情时空数据,提取了该地区1999年、2002年、2005年、2009年和2014年的建成区矢量信息,并结合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其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模式和规律,对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2015年06期 v.13;No.76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1 ] - 徐之俊;张寒梅;曾真;焦健;徐汉卿;
结合天门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试生产工作实际,对外业巡查、变化要素提取编辑等进行了探索,为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实施方案的编写提供了技术依据。
2015年06期 v.13;No.76 11-12+2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吴满意;
针对生产单位目前的技术装备情况,提出生产单位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同时以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为例,按照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生产模式设计出基本的业务流程。
2015年06期 v.13;No.76 13-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8 ] - 邵泽兴;穆超;陈正强;孟丹;王兴文;邱莉;
利用无人机开展典型地区地质灾害低空遥感应急监测示范应用,研究不同类型地质灾害遥感数据的特点,以及对不同地灾应急监测阶段对遥感监测数据的应用要求,开展低空遥感监测数据试生产。通过对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类型4个典型灾害区域遥感数据获取及后期对比分析,查明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为监测治理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与快速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服务。
2015年06期 v.13;No.76 16-1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8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1 ] - 唐享;朱勤东;
以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验收质检工作为例,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成果质量检查点以及成果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质量控制方法,对确保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2015年06期 v.13;No.76 19-2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 邵世维;黄新;刘辉;陈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人们从海量的社交网络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社交网络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利用这些数据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海量信息中提取感兴趣数据的效率过低。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如何高效利用这些海量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决策支持是个巨大挑战。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数据具有丰富的信息,采用基于文本和空间聚类的方法探究城市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再利用POI(point?of?interest)验证实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2015年06期 v.13;No.76 23-2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薛丽芳;孟瑶瑶;江燕;于红学;
基于多时相TM影像和GIS空间技术,计算了徐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分形维数和紧凑度指数,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3~2013年,徐州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了1.4倍;全市范围内,中心点西南区为建设用地扩展的核心区,而中心城区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城镇扩展强度呈现中心向外围"圈层式"扩展趋势。
2015年06期 v.13;No.76 26-2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 林选妙;蓝贵文;李辉;
利用社区居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可视化方式进行社区人员信息查询、分析,是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根据"以人查房,以房查人"的社区人员信息管理模型,设计社区人员信息组织模型,提出一种基于ArcGIS Engine的社区居民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重点实现 "人、房互查"以及社区内空间信息和居民属性信息更新、统计及输出等功能,以期满足社区居民信息的科学化、可视化及高效率管理需求。
2015年06期 v.13;No.76 30-32+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陆珏;陈洋;蔡乐刚;
从住宅建筑安全信息系统与内外网GIS服务集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住宅建筑安全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关键技术、安全预警等内容。住宅建筑安全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住宅建筑的智能化管理,为房屋信息化建设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2015年06期 v.13;No.76 33-3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荣芳;
传统的地籍信息以地籍调查信息为基础,结合地籍管理业务实施更新,与土地管理全过程业务关联不够紧密,信息使用效率需加强。运用数据整合的理论和技术,对地籍数据进行清理整合,在土地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下开展地籍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全业务关联的图、文、档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应用最新的GIS技术,探索三维地籍信息整合应用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2015年06期 v.13;No.76 36-37+4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 陈兴华;
通过提取各类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地理信息资源,实现基于因特网的空间数据搜索、数据筛选、几何校正等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综合运用搜索、空间分析和比对等方法,发现"天地图·福建"空间数据库中已经变化的地物要素。
2015年06期 v.13;No.76 38-39+4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9 ] - 李林;程宇翔;
从智慧城市建设角度出发,研究了标准地址数据模型、地理编码系统核心引擎、地理编码应用系统等内容,设计了一套面向海量地址数据的地理编码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并在人口、工商等领域开展应用。
2015年06期 v.13;No.76 40-4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4 ] - 韩念龙;刘金福;种晓丽;唐勇;梁凯;
以深圳市景田片区为例,基于Geodatabase构建存量商品住房数据库,实现不同类型住房数据的关联、存储及管理,同时通过建立存量商品住房价格测算模型,对片区存量商品住房进行价格测算,实现了片区内存量商品住房的"一房一价",测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存量商品住房的真实价格。
2015年06期 v.13;No.76 44-4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温源;王佳嘉;刘建华;杜明义;
针对北京市医疗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老百姓看病难和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等社会不稳定因素,以服务广大患者为根本宗旨,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便捷的智能化移动医疗信息免费交互平台。基于Android和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研究了智能移动终端医疗GIS服务系统的开发原理、系统构架以及关键技术,完成了系统在Android客户端的应用。应用表明,该系统在帮助患者正确选择医院医生、快速定位附近医院、解决陪护人员生活问题、提供健康信息以及患者间交流建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度和较高的实用性。
2015年06期 v.13;No.76 48-51+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8 ] - 吴凤敏;郑稚棚;周建;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1︰5000DLG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充分利用分割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及纹理特征等信息,同时运用1︰5000DLG数据中的植被标识点及植被线,自动进行植被的快速构面,从而提升植被构面的效率,然后考虑测绘生产中植被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因素对植被构面成果进行边缘规范化处理。该研究对地面其他面状地理要素准确提取及提高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年06期 v.13;No.76 52-5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马园园;梁虹;
云南是少数民族人口大省,民族自然村基础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民族自然村基础信息管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设计和开发民族自然村管理信息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及空间数据库设计,对实现系统的ArcGIS Server、Flex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给出部分功能实现结果。该系统旨在建立一个民族自然村信息管理的空间可视化平台,实现民族自然村的空间查询定位、空间分析和民族自然村属性在线编辑等功能,便于相关部门的管理。
2015年06期 v.13;No.76 55-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 杨希;胡颖;朱雯雯;唐国顺;
结合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检定的相关规程要求,基于安卓开发平台,利用App?Inventor?软件进行全站仪测距检定功能程序设计,实现了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测距检定指标的自动计算、保存和查询等功能。
2015年06期 v.13;No.76 59-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韩涛;宋起;李红;
介绍了一种在缺少GPS/IMU数据(POS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利用相关遥感影像和资料快速制作DOM的方法。该方法丰富了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手段,为应急测绘保障快速制作DOM探索了新途径。
2015年06期 v.13;No.76 62-63+6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张鹏程;龚磊;彭卫平;贺冰;
利用GIS技术,编制了地震小区划系列专题图件;基于桌面式插件(Plug-in)、富互联网应用(RIA)、服务式GIS等技术,分别在桌面端、服务器端、客户端开发了C/S和B/S架构的地震小区划GIS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地震小区划等专题图与第三方地图服务的聚合,极大地丰富了成果的展示形式。
2015年06期 v.13;No.76 64-6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苗正红;邱中军;毕强;杨清臣;
基于半变异函数原理,通过GS+和Variowin确定最优模型,对土壤有机碳进行空间预测,同时与反距离加权方法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预测精度和模型拟合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半变异函数的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比反距离加权方法提高了14%,预测精度和空间模拟效果要高于反距离加权方法的预测结果。基于半变异函数的空间插值方法要更适合土壤有机碳数据的空间预测,为其他土壤数据空间准确预测提供支持。
2015年06期 v.13;No.76 68-7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3 ] - 孙骞;许睿;万航;
在野外无拓扑道路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快速行军和野外抢险工作时,快速准确地实现空间目的点最佳路径的构建,是提高行军和抢险效率的关键。针对复杂空间环境中路径搜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复杂环境空间可达性预测方法。引入高程、坡度、植被等地形因子,通过对地形因子权重关系的分析,实现算法的改进。利用GIS技术结合改进A*算法,实现对空间地域通达性的预测,为空间复杂环境中的最佳路径搜索和选择提供决策支持。以桂林市某山区地形DEM数据为例,采用改进A*算法实现空间最佳路径的分析和计算。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15年06期 v.13;No.76 71-73+7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谢中凯;陈振杰;李飞雪;
针对GRASS软件中等高线生成DEM算法存在的问题,从解决多条等高线经过待插值栅格单元、Flood Fill算法搜索等高线、"平山顶"现象3个方面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加强了对山顶等特殊地形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已有软件算法相比,提高了山体陡峭地区DEM插值精度,消除了插值生成的DEM中存在的"平山顶"现象。
2015年06期 v.13;No.76 74-7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陈晓;唐诗华;
阐述了中值滤波、软阀值法的去噪原理和优缺点,并用Matlab实现其算法。这2种方法在去噪时,会造成图像的部分细节丢失、边缘模糊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法。实验表明,改进后的中值滤波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2015年06期 v.13;No.76 77-7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5 ] - 金宇豪;丁贤荣;葛小平;
利用遥感分析方法,基于MSS/ETM影像,研究辐射沙脊群演变情况,实现复杂多变辐射沙脊群沙脊地貌的动态检测。重点选用了1973~2011年近40 a的10期低潮位遥感影像,研究了沙脊主轴结构走向、二分水演变和沙洲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沙脊群以南北分界点为中心轴顺时针转动,主体沙脊东沙、高泥向远离海岸方向摆动;条子泥总体稳定,先北后南摆动。沙脊结构以大丰、如东一带海岸带为中心,辐射沙脊群主体沙脊向北、东北、东、东南方向呈辐射状发散趋势。
2015年06期 v.13;No.76 79-81+8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3 ] - 李明飞;陈传法;戴洪磊;李翼龙;李宇航;
为了减少采样点中的粗差对DEM构建精度的影响,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运用到DEM中,发展了一种DEM构建的新算法,即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W)。LSSVM-W以LSSVM为基础,依据LSSVM计算的拉格朗日系数阵α求出各误差变量的权重系数,再求出更好的拉格朗日系数阵α,这样迭代多次,最终获得满足拟合精度的系数阵α。文中以数值模拟曲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了当采样误差为不同污染率的正态分布时LSSVM与LSSVM-W模拟结果的精度。模拟结果表明,LSSVM-W的抗差性优于LSSVM,是一种较好的DEM构建方法。
2015年06期 v.13;No.76 82-8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杨航;余洋;张鑫淼;
对传统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优化方案,并结合桐乡市1︰2 000的生产实践提出了提升效率的具体方法,并对质量控制的原则和内容进行了分析。高质量高效率进行DLG数据生产对于加快城市信息化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06期 v.13;No.76 84-85+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彭海涛;李爱迪;吕煊;李爱美;
应用框架是软件开发中一种高级别的复用方式,通过应用框架,可以快速扩展系统的功能。区县级国土资源数据监管系统是一个典型的GIS系统,系统功能模块复杂。为了实现系统在不同区县的快速部署,满足不同区县的不同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插件式GIS技术的应用系统框架。该系统框架的设计方法在国土资源数据监管领域C/S系统的研发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5年06期 v.13;No.76 86-8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骆丽华;覃辉;
介绍GPS高程异常常用的几种拟合模型,根据"移去-恢复"法的本质,将单一模型组合起来,建立混合模型。结合具体实例,运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精度一般都高于单一模型精度,且在高程变化较大的山区效果更为明显,由此验证了混合模型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2015年06期 v.13;No.76 89-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廖国威;谢林伸;
以"河长制"河流水环境管理新模式为出发点,采用B/S架构,前端用Flex进行RIA开发,后端由ArcGIS Server提供GIS服务支持,使用超文本预处理器(PHP)脚本进行数据库交互与用户身份验证,将地形图、卫星图进行切片化处理加快地图浏览,通过ArcGIS提供的API在Flex中获取要素集并经后续处理实现多种查询方式,嵌入统计算法代码并结合图表展现形式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开拓信息录入更新和发布渠道,利用多种事件派发和侦听机制来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结合管理需求完善河长的信息管理和考核评分过程。
2015年06期 v.13;No.76 93-95+99+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寇程;赵春阳;彭勃;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用江苏省人均GDP数据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江苏省1999~2009年11 a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证明了ESDA方法在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中的可行性。实验表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来自苏北、苏中和苏南3大地区的发展差异,苏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苏南较高,在这2个区域分别形成了低值和高值的集聚中心;同时3大区域里也有自己特有的集聚模式,苏中和苏南集聚模式较稳定,有明显的集聚中心,而苏北集聚性较差。
2015年06期 v.13;No.76 96-9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黄翔涛;刘义海;吴学饶;
在分析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要求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插件式GIS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介绍了插件式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实现过程,并采用组件对象模型的思想以插件的形式构建了更粗粒度的组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框架,最后采用C#语言和ArcEngine组件进行开发与实现。
2015年06期 v.13;No.76 100-10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 高飞;王勇;陈清祥;汪懿清;
基于GIS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采用苏锡常地区的PM_(2.5)浓度观测资料和同期苏锡常及周边地区的气象资料,构建了基于气象要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2013年春季苏锡常地区PM_(2.5)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比此模型与IDW插值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利用气象要素与PM_(2.5)浓度显著的相关性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效地模拟了PM_(2.5)的空间分布状况;2013年春季苏锡常地区PM_(2.5)的空间分布具有整体上东南低、西北高、局部上分布小范围低值区的特点;该模型有效地消除了单一使用IDW插值方法容易受到监测站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出现极值区域和极值中心偏差的现象,对于研究PM_(2.5)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5年06期 v.13;No.76 103-10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 叶胜;金贤锋;何宗;曾攀;
为了使基本农田划定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人为干扰,提出针对山地丘陵地区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从农用地等级质量、环境条件以及政策方针等几个大的方面考虑,建立永久性基本农田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对每个图斑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综合评价值,最后借用TOPSIS算法,对图斑进行排序,确定基本农田的保护范围。研究表明,GIS空间分析等技术在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划定的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的工作要求,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了结果的客观科学性。这种划分方法,在山地丘陵环境下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2015年06期 v.13;No.76 108-1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7 ] - 龚磊;张鹏程;
建立基于GIS的地震小区划信息系统是广州市防震减灾科研课题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项目成果数据梳理分析,确定以ArcGIS API for Silverlight为开发平台,结合REST和SOA的WCF架构,利用RIA-Web GIS技术,建立广州市地震小区划信息系统。该系统有助于实现广州市地震小区划成果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2015年06期 v.13;No.76 111-112+1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凌婷婷;达利春;顾钰培;
介绍了海岸线的定义及几种常用的海岸线测量方法,重点比较了两种基于正射影像结合验潮数据获取高精度海岸线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特殊区域的海岸线划定进行具体说明。
2015年06期 v.13;No.76 113-114+12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邱利军;景胜强;李云涛;张波;涂超;
提出一种新的灰度直方图阈值点自动提取算法——最大落差搜索法。利用灰度直方图直观特点,计算统计直方图峰值和谷值。选取最大峰值点为基准点,其余峰值点到基准点区域中,任意非最大峰值点与区域中所有谷值点所形成的最大落差,选取最大落差集合中的最大值,对应该值的低谷值点即为分割阈值点。该方法能够准确得到分割图像的阈值。
2015年06期 v.13;No.76 115-1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夏斌;
介绍了利用GAMIT软件进行基线解算以及CosaGPS软件进行网平差的方法。在测区没有已知控制点时,利用周围的IGS基准站可以利用GAMIT+CosaGPS的解算模式,获得高精度的解算结果。提供了一种GPS野外静态控制网解算的新思路。
2015年06期 v.13;No.76 118-12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2 ] - 叶锦强;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软件CATS对研究地区的GPS观测资料进行噪声分析,使用了时间域上的最大似然估计法以及频谱域上的频谱分析法。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地区的GPS资料,白噪声+闪烁噪声为较好的噪声模型,可提高该地区地壳变形速度估计的精度。
2015年06期 v.13;No.76 121-123+126+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0 ] - 徐冬宝;张蒙;李先林;
土地利用规划现状的成果多以CAD的DWG或DXF格式存储,图斑边界作为其最基本单位,一般采用闭合的多段线表示。矢量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段线不闭合、折返或自相交等情况。错误的边界不仅造成图斑拓扑关系的异常,也影响图斑面积的准确计算及统计,会对土地利用规划现状造成不良后果。主要应用C++及ObjectARX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在CAD环境下异常图斑边界的自动检测与校正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保证数据的精度和质量。
2015年06期 v.13;No.76 124-12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张前恩;李斌;杨凡;苏杰;
全站仪坐标测量在航空航天、大型设备制造业、特种异形工程和计量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坐标测量误差是最受关注的精度指标。基于激光跟踪仪建立高精度三维检校场,以空间绝对坐标基准来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外符合精度。设计了碳纤维基准尺以引入长度基准,检定全站仪长度测量误差。通过建立强制对中墩和测定加常数等方法,严格控制全站仪自身系统误差。基于多站公共点定向原理,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内符合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检定TDA5005、TS30和MS05A等工业全站仪坐标测量精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5年06期 v.13;No.76 127-12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李沛鸿;李辰风;刘陶胜;辛四梅;
分析高铁的沉降观测数据,评价其安全状况至关重要。采用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将某高铁桥墩的沉降观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与GM(1,1)模型、灰色线性回归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EP的方法建模更加便捷,预测精度更高,能有效进行变形分析。
2015年06期 v.13;No.76 130-131+13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何敏;顾利红;何秀凤;
介绍了InSAR技术湿地水位监测原理,分析了影响InSAR湿地监测结果精度的因素。以江苏盐城射阳县的湿地为实验区,研究了InSAR监测湿地水位变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nSAR技术能大范围监测湿地水位变化情况,且水位变化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利用InSAR技术监测湿地水位变化是可行的。
2015年06期 v.13;No.76 132-134+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朱烨;方秀琴;
提取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坡向,用分级分类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和地形的相关性,利用30 m ASTER GDEM数据、Landsat影像数据及植被类型等资料,结合ERDAS和ArcGIS 9.3软件对青藏高原DEM进行处理,计算NDVI,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在4 500 m处的NDVI最高;5 500 m之后的NDVI逐渐降低,海拔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2青藏高原北坡、西北坡和东北坡的NDVI较高,南坡的NDVI较低,阳坡的NDVI较高,阴坡的NDVI较低。
2015年06期 v.13;No.76 135-13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4 ] - 张仲林;胥勋剑;叶振南;
以三峡库区龙头山滑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库水位及降雨综合作用下滑坡体的变形机理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滑坡体变形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滑坡体中部、左侧前缘变形较大,中后部变形逐渐减小,表现出牵引滑动特征;降雨和库水位波动是滑坡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2次较大变形均与其叠加作用相关;从演化趋势上来看,滑坡体内不平衡应力得到不断释放,滑坡体变形趋势逐渐减缓,前期滑坡体变形受库水波动作用强烈,后期变形主要受降雨作用影响。
2015年06期 v.13;No.76 138-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任家锋;侯恩兵;胡小彭;
通过对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现状的了解与分析,以淮南市为例,提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建立"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监测管理系统"的思路与方法,以提高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管理工作的效率,全面准确地掌握综合治理项目的情况,规范综合治理工作的管理,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2015年06期 v.13;No.76 142-14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徐兴彬;
在不动产登记测量中,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从实例出发,推导出计算环玦形地块面积的通用公式,并对所推导公式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得出有关环玦形地块面积计算的各项结论。所推导的公式适用于其他任何环玦状房地产的面积计算,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2015年06期 v.13;No.76 145-14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何文;卢远;余玲;
流域水系提取是山洪预报、分布式水文模拟等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基于SRTM_V4 DEM和ASTER GDEM两种数字高程数据,运用ArcSWAT对漓江流域水系进行提取,用河网套合差方式对提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引入该地区矢量图层进行胁迫的方法所提取的河网水系精度最高;在无辅助信息胁迫条件下SRTM_V4 DEM数据对地形的表达比较准确,但通过修正后的ASTER GDEM数据更适用于流域水系提取。
2015年06期 v.13;No.76 148-149+153+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陈媛媛;何秀凤;王静;
采用全极化SAR影像对江苏沿海滩涂进行了基于SVM的分类研究。首先在极化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影像的纹理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不同的组合并进行归一化,最后利用SVM对江苏沿海滩涂进行分类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度参数与平均散射强度结合可以提高地物分类精度,纹理特征也会对养殖塘和水田的区分起到一定的作用。相干矩阵元素可以提供Cloude-Pottier分解所不包含的信息,将它们加入特征空间分类时,分类效果显著提高。另外,实验也表明,当过多的特征参与分类时,会影响最终的分类效果。
2015年06期 v.13;No.76 150-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8 ] - 何志明;张秀美;李月臣;
基于DEM数据,利用Solar Analyst模型对重庆市起伏地形下晴天太阳辐射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夏季晴天太阳辐射量最大,以7月最高;冬季晴天太阳辐射量最小,以1月最低;各月晴天太阳总辐射受起伏地形影响的程度排序是:1月>10月>4月>7月;随着坡度的增加,太阳总辐射受坡向影响的程度呈增强趋势;从坡向上看,向阳坡太阳总辐射量明显高于背阴坡。
2015年06期 v.13;No.76 154-15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 宋奇鸿;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为例,简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在验收测量中的主要原则和完整工艺体系,以及在各个工艺环节中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为此类工程的规划验收测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年06期 v.13;No.76 157-158+16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