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景文;田丽亚;张燕;叶良松;
空间数据模型是GIS实现空间数据组织、表达、分析、处理和应用的基础。从面向对象的角度提出了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OOSDM)的相关定义、对象构建过程、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模式,并以城市道路交通信息为例,设计了道路交通信息的对象组织方法和构建过程。模型设计方法的研究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2011年05期 v.9;No.51 9-11+1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7 ] - 王明孝;刘晓兰;魏家琳;张昭云;
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不仅可以连通数字化成图系统与GIS的接口,还可以实现简码的用户化和图式符号的自定义编辑。通过对CASS7.0符号库文件结构的解析,分析了通过自定义符号来完善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符号库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自定义符号的实现过程。
2011年05期 v.9;No.51 12-1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6 ] - 谢衍忆;王涛;刘胤雯;
以江西省南康市总体规划为例,综合各种因子,分别进行用地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区位交通条件评价;借助ArcGIS软件建立用地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定量化的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
2011年05期 v.9;No.51 15-1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0 ] - 魏忠;高长元;李剑;
加快区域分中心的建设,是确保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简称HBCORS)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从湖北省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了湖北省现有参考站实际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分中心建设原则,并在此原则上,对省内区域分中心进行了有序布设,对各区域分中心在系统维护方面的主要职责进行了详细划分。
2011年05期 v.9;No.51 18-19+2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2 ] - 张志乐;郭鹏飞;裘安秋;
测量控制点管理系统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之一,许多测绘单位一般采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MIS)来实现,但因缺乏地理信息作数据平台,致使查询结果很不直观。为达到图、文、表并茂的效果,以方便外业测量查找控制点位,提出了利用组件式GIS(MO控件)与MIS无缝集成技术管理测量控制点的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法能实现对测量控制点良好的管理功效,大大提高测量控制点的利用效率。
2011年05期 v.9;No.51 20-2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3 ] - 张莉;李羽荟;
通过对离散GPS/水准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从而获得区域内任意一点的高程异常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利用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GPS水准高程拟合实验,并将得到的高程异常结果与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曲面拟合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3种方式的分析比较,证明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GPS高程拟合的可行性以及相比其他方法所具备的优势。
2011年05期 v.9;No.51 23-25+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9 ] - 李精忠;艾廷华;
对地理数据所隐含空间特征的探测是GIS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空间特征探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点、线、面等多种几何类型的多种空间特征的探测,如点群目标的空间分布范围、分布密度和分布轴线探测,线目标的弯曲特征探测,多边形目标的瓶颈区域探测,多边形群的分组聚类特征探测等。实验证明,基于该模型的探测结果满足空间认知的基本原则。
2011年05期 v.9;No.51 26-28+3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6 ] - 徐慧晨;杨永国;冯春莉;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网的评价没有一套较为系统的城市道路网评价体系,对于不同规划方案需要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以徐州为例,通过道路网技术评价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徐州市道路网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徐州市道路网处于好的水平,但在道路网规模等方面应进一步改善。
2011年05期 v.9;No.51 29-3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6 ] - 赵宏;黎涛;何亚文;
当前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多以文字描述为主,表现形式单一,内容复杂且应用困难,并容易产生理解歧义。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了灾害应急对象的空间信息特征,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灾害应急对象的地图表现内容;然后,研究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的图形化机理,阐述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与地图符号各变量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在灾害应急专题图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动态过程的图形化表达方式;最后,以灾害应急远程协同会商系统为平台,实现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动态标绘功能,可以将灾害空间信息映射为动态图形化的制图数据,并通过GIS平台将制图数据进行图形化表达。
2011年05期 v.9;No.51 32-34+38+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6 ] - 惠广裕;武瑞娟;白仲斐;
飞机强度试飞中,机体形变测量结果是判别其是否为危及飞行安全、有碍操纵等有害永久形变的依据。根据全站仪测量定位原理,采用同名点多视站数据拼接方法,基于徕卡全站仪GeoCOM接口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进行机体受载形变实时测量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不但保证了数据精度,还能实时给出形变分析结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今后全站仪在机体测量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1年05期 v.9;No.51 35-38+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9 ] - 周军元;高凌;陈春华;汪静;孙莉;
介绍了ADS40数据的特点及ADS40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区别,并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在生产过程中ADS40数据处理及方法、技巧。
2011年05期 v.9;No.51 39-4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4 ] - 孙秋分;孟海燕;刘喆;曹崇军;
通过对基于GIS数据仓的自动化数字制图进行研究,提出了GIS数据仓下自动化数字制图的系统模型,分析了自动化制图系统中的数据流,并开发了BTEX油气化探数据仓数据挖掘成果的制图系统,旨在探索一种能够为主题服务的自动化数字制图统研发模式。将该系统应用于渤中凹陷的BTEX数据综合评价图的制作,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和扩展性,在满足BTEX油气化探数据仓的处理结果专题地图的制作与成果展示的基础上提高了BTEX油气化探地质专题图的制图效率。
2011年05期 v.9;No.51 41-4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1 ] - 张振军;杨德安;杨建;胡秀蓉;
在GPS RTK观测实验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对RTK测量的平面和高程精度进行了定位;针对RTK测量的特点,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
2011年05期 v.9;No.51 44-4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6 ] - 马文生;
针对在进行城市坐标系中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到CGCS2000中,采用统一区域坐标转换模型进行整体转换,将会使地形图在转换后的精度不能满足成图精度要求,提出了通过对区域内的所有控制点进行兼容性检测,剔除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点后,对所有控制点构建TIN,然后采用仿射变换模型分块对各三角形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转换,从而实现提高局部转换精度,并用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能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转换成果。
2011年05期 v.9;No.51 47-49+5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1 ] - 陆建伟;朱丽强;杨明;
结合利用CORS虚拟技术,阐述了城市水资源勘测GPS网的布设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对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确保成果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CORS虚拟技术可以节省成本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对丰富CORS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5期 v.9;No.51 50-52+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6 ] - 钭春红;
分析了GoogleEarth软件的强大功能,并详细介绍了GoogleEarth软件在水利水电测绘中的各种实际应用,包括水利工程断面测绘、地形图测绘、控制网优化设计、非涉密控制点成果资料管理及其他应用等,供广大水利水电测绘工作者参考。
2011年05期 v.9;No.51 53-5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41 ] - 尧志青;覃俊华;李莎莎;张兢;
介绍了空三加密技术中的连接点提取功能和原理,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空三加密过程中连接点提取新旧方式,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其优越性。
2011年05期 v.9;No.51 56-57+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2 ] - 刘昌明;陈荦;
空间数据多存储格式的特点给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带来困难,往往成为数据动态集成应用中的瓶颈。实际应用中迫切需要一个能够随时、动态,并可与应用程序紧密集成的转换工具。本文提出采用中间件形式设计上述工具,并基于GDAL库实现了该工具,完成了多源空间数据访问功能,改善了应用系统的动态集成性能,并通过应用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11年05期 v.9;No.51 58-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77 ] - 李刚;牛坤;
基于SketchUp软件快速高效的三维建模方法,直观便捷的三维观察方法再配合实地照片及Google Earth相关卫星图片,可以准确有效地模拟及再现山地场景。通过举例,探究了用SketchUp软件及ArcGIS3D分析模块对大面积山体进行快速建模的技术。
2011年05期 v.9;No.51 62-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3 ] - 宋超;董东林;张晓梅;董淑韵;张延芳;武娟妮;
近年来,GIS发展迅猛,并呈向其他相关行业渗透、延伸趋势。地理空间数据的跨行业交互共享成为一种新的行业需求。以应用广泛的AutoCAD、Shape数据为例,对2种数据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者交互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归纳总结了实现其共享的方式和建议。力求探索一条基于ESRI空间数据和AutoCAD数据一体化联合应用的有效途径。
2011年05期 v.9;No.51 64-6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2 ] - 李广洲;朱磊;何敏;
国际GNSS组织(IGS)中心提供的GPS卫星精密星历的时间间隔为15 min,在GPS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要对GPS轨道进行插值。常规的GPS轨道插值方法有Lagrange插值、Neville插值和Chebyshev拟合。对上述3种插值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用于GPS轨道插值;然后利用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提供的GPS精密卫星星历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插值阶数为9阶时,插值精度最高,随着阶数进一步地增加,插值精度反而会下降。
2011年05期 v.9;No.51 67-68+7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2 ] - 邓仕虎;罗灵军;袁超;
针对目前国内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三维GIS与三维仿真的关系,并基于重庆的建设实践,提出面向"体"的三维数据模型、三维数据分类与组织、海量三维空间数据管理、跨平台访问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1年05期 v.9;No.51 69-7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8 ] - 王珍珍;钱程程;陈戈;
利用AVISO数据中心提供的卫星高度计资料,研究了1992年-2008年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趋势及分布。结果表明,全球海平面以每年2.921mm的速度上升,海平面分布具有季节及区域性差异。
2011年05期 v.9;No.51 72-73+7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2 ] - 胡海驹;魏瑄;
针对未知空间参考系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成果,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各种参数对转换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四参数模型不适用于未知空间参考系的坐标转换,椭球参数对平面四参数转换结果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进而通过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公式与高斯投影公式得出了近似中央子午线的计算关系式,并用实际数据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行。
2011年05期 v.9;No.51 74-7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 陈虎;李宏伟;马雷雷;
地理知识包括客观地理存在和人们对地理的认知,对地理知识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实现语义级别的共享和重用,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地理知识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体作为语义表达和信息共享的重要工具,可以详细描述地理知识的分类分级和语义信息。首先分析了地理知识的分类和本体的作用,然后分析了地理知识的来源,建立了地理本体,并构建了地理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利用本体进行了地理知识库检索的扩展。
2011年05期 v.9;No.51 78-80+83+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3 ] - 黄立贤;沈志学;
图像分类是高光谱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的重要手段。总结了目前用于高光谱图像监督分类的主要方法,包括最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神经元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分析了上述方法的特点,并探讨了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发展趋势。
2011年05期 v.9;No.51 81-8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0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45 ] - 谢森辉;彭剑;郑友淼;
针对当前水库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和基础数据业务分析应用较少等现象,提出了GIS技术、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开发水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实现对水库管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业务应用,为水库管理提供有效、科学的决策支持信息。重点介绍了以水利基础数据、国土管理数据、城市规划数据和基础测绘数据为基础的水库管理系统构建技术和实现过程,提出以空间分析技术为基础的水库保护范围线划定决策支持模型实现技术,结合具体项目介绍了水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内容设计和系统实现。
2011年05期 v.9;No.51 84-86+89+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5 ] - 王允;汪云甲;刘光孟;阚俊峰;
利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设计及实现了地质环境评价及补偿费辅助计算模块。采用专业评价模型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地质环境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有机地融入补偿费测算中,为决策者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2011年05期 v.9;No.51 87-89+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3 ] - 从忆波;刘伟圣;
基于RS与GIS技术,以2008年甘肃省秦安县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主要选取斑块面积、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大小变异系数、斑块大小标准偏差、平均形状指数、平均周长-面积比、平均斑块分维数8个景观指数,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态、分布等方面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秦安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点受坡度、坡向、高程、河流、道路和农耕用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整体表现出斑块数量多、规模较小,分布稀疏零散,大部分交通不便利,分维数小、斑块稳定的景观格局。居民点主要集中在10~15°坡度带、东向和东南方向、1 601 m~1 750 m高程带上;农村居民点分布显示出较强的交通取向和河流取向。
2011年05期 v.9;No.51 90-9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45 ] - 吴静;奚砚涛;
利用VB和MAPX开发成都市景区信息查询系统,以成都市的永陵博物馆、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青羊宫景点为例,实现了对各景区信息查询的功能,并且该系统可实时更新,为景区管理者和查询者提供更具实用性和实时性的信息。
2011年05期 v.9;No.51 94-9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8 ] - 周金艳;杨瑞霞;
空间数据库是分析和挖掘区域复杂时空体系中的聚落分布和传承规律的基础。选取了对研究中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起源具有代表意义的环嵩山地区,从该区域聚落空间数据特点、研究需求入手,分析了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和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提出了聚落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案,为该区域聚落考古研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2011年05期 v.9;No.51 96-98+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2 ] - 陈令羽;宋国民;王宝军;李黎亮;
结合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组织的特点,提出了数字高程模型加解密运算的一般原则,探讨了经典密码学原理在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增强了经典密码学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加解密的安全性。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其他密码学思想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加解密做了积极探索。
2011年05期 v.9;No.51 99-10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7 ] - 杨娟;王心源;杨则东;
安徽省长江流域被划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其发展的基础之一则是长江安徽段的河道演变规律及其稳定性,同时水运对城市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1978年、1989年、1999年和2009年的LandsatMSS/TM、SPOT-5和中巴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提取了长江安徽段1978-2009年间河道及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地貌、水文调查情况及统计数据等分析了河道及湿地演变特点及其原因,为今后安徽省的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
2011年05期 v.9;No.51 102-104+108+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0 ] - 陈雪洋;张治清;胡艳;傅博;
本研究针对高分辨率GeoEye-1影像,选取IHS变换、主成分变换、Gram-Schmidt变换、高通滤波、小波变换和Pansharp六种融合方法,利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验中的6种融合方法,Pansharp效果最好。
2011年05期 v.9;No.51 105-108+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1 ] - 王兰辉;吴瑞;
以我国国境线内50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分析我国陆地边疆地区人口总体分布,结果符合黑河-腾冲线的规律,再叠加分析我国陆地边疆地区人口密度曲线与地形剖面线,总体探究了人口空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最后分别统计分析人口与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及坡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究我国陆地边疆人口空间分布规律的内在机理有一定帮助。
2011年05期 v.9;No.51 109-111+11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72 ] - 屈新原;李家存;赵晓丽;严城;
根据遥感专题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向灾害应用时面临的困难,对面向灾害遥感快速制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基础制图数据库基础上,实现灾情专题信息与基础制图数据库快速关联与匹配,并进行灾情信息快速空间化表达,最终实现灾害遥感专题图的快速制作流程。在现有的遥感影像处理基础上,可以很好提高整个制图效率,满足遥感实用化过程中对海量数据快速和自动处理的要求。
2011年05期 v.9;No.51 112-11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34 ] - 祝昕刚;
介绍了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实现大批量、反复的、条理性的测量数据文件一次性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批量处理数据,能够节省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可减少人工错误、确保数据精度,值得推广。
2011年05期 v.9;No.51 115-117+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23 ] - 朱丽萍;任福;
为了有效地评价电子地图数据的质量状况,寻找适合于电子地图数据的质量评价模型,以电子地图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电子地图的数据内容和质量特点进行研究,并在合理地选取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进行评价。为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评价问题的解决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子地图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成效。
2011年05期 v.9;No.51 118-12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91 ] - 赵岩;贾如雪;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土地估价长期依赖手工操作,效率低、质量不高,难以准确、高效地完成各种设定目的条件下宗地估价业务。随着GIS的兴起和发展,为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地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阐述了GIS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的土地估价,宗地图形和属性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为土地估价管理业务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平台。
2011年05期 v.9;No.51 122-12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3 ] - 冯艳杰;肖建华;
通过分析GIS在暴雨径流管理模型建模中的作用,以武汉市东湖流域为例,研究基于GIS的暴雨径流管理模型的应用和方法。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检测数拟合度很高,为模型的进一步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1年05期 v.9;No.51 125-126+129+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