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邝良寒;张金山;
断面测量是水利、电力、交通等工程经常要进行的测量项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图等工序手工作业繁琐,而掌上电脑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灵活。从外、内业一体化作业模式的设计思想出发,主要介绍了PDA外业数据采集的方式以及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内业成图等主要功能及实现手段
2011年04期 v.9;No.50 11-1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7 ] - 朱小菲;刘涛;乔佩利;
针对现代企业物流特点,结合GIS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考虑城市道路实际状况,设计并完成了基于SuperMapObjects平台的物流配送辅助系统,系统实现了电子地图基本操作、空间查询、设置交通路况和生成最优路径等功能;增大了最优配送方案在配送业务中可被实际执行的概率。
2011年04期 v.9;No.50 13-15+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7 ] - 樊惠萍;张汉春;
综合管沟近年来在广州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因而研究综合管沟的数据信息系统显得十分必要。介绍了广州大学城、广州亚运城的综合管沟的基本情况,管沟类型,沟内管线分布,内业成图的图层设计、数据库设计,重点探讨了新出现的立交型综合管沟处理技术,实现了综合管沟数据库的科学管理。
2011年04期 v.9;No.50 16-1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7 ] - 金贤锋;袁超;陈甲全;
3S技术与地理信息对城乡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针对目前3S技术与地理信息服务城乡规划的层次还比较低、结合尚不紧密的现状,尝试从实施主体选择、实施流程等方面对3S技术与地理信息在规划现状分析中的系统应用进行了探讨。
2011年04期 v.9;No.50 19-2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8 ] - 张之孔;马怀武;张海波;
借鉴目前常用车辆导航系统中GPS实时信息在数字地图上的匹配算法和经验,分析了我国"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现状,针对"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定位特点以及道路复杂等因素而可能造成直接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一号"实时定位信息进行地图匹配的可行性,并初步构想了地图匹配的算法,从而提高导航监控的准确性。
2011年04期 v.9;No.50 22-2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1 ] - 郭清风;张峰;范巍;
海岸、滩涂一直是地理信息数据库极其重要又极其敏感的特殊区域,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测量以及后期数据有效精确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测量工作。对海岸带、滩涂主要地物从Lidar点云中分离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地尝试并提出对植被、土壤、水体等主要地物引入光谱信息、激光反射率、回波强度,对水体还引入是否具有双重回波特性进行地物的提取。此方法既借鉴现有滤波分类方法,又在其算法某些局部的不足上寻求了另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水域边界的确定上提出了寻找土壤点(或植被点)与水体点间隙来大致确定水域边界的思路。
2011年04期 v.9;No.50 25-2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5 ] - 郝明;邓昌荣;张建龙;梁虹;
截止2008年底,青藏高原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100多幅地质图的建库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WebGIS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优秀的MapGIS 7-IM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采用B/S结构,与以往的地质软件的C/S模式相比,系统采用了B/S结构,使得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方便、开发更简单并且共享性强、总成本低。为国内外研究"青藏高原"的地质专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2011年04期 v.9;No.50 28-30+3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0 ] - 廖伟华;
GIS栅格数据能表述连续变化的空间现象,它每个像元的属性值有连续数据和离散数据2种。针对栅格连续数值空间进行分析,突破传统的基于栅格本身邻域位置的研究方法,从属性值本身来定义邻域,基于属性距离度量公式来定义数据的领域。不同的邻域大小,一个栅格像元可以得到不同的邻域;并且从粗糙逼近的角度来探讨邻域信息粒子样本的上、下近似,此研究将为栅格数据分类等数据分析方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2011年04期 v.9;No.50 31-33+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郭伟鹏;沈松雨;
基于用户对应用程序界面及交互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各应用程序代码可移植性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选择了跨平台、跨浏览器的Silverlight Web前端技术,结合BingMaps提供的WebService接口,利用DeepEarth的MiniMap和Magnify控件,实现了基于Silverlight的在线服务系统,其中系统界面设计基于Silverlight的界面实现,提供了基于WebService的GIS功能,研究表明富客户端及网络服务结合应用于网络地图服务是可行的。
2011年04期 v.9;No.50 34-36+3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54 ] - 丁亚杰;
利用遥感技术确定海岸线位置的问题受到关注由来已久,就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利用小波边缘检测算子提取出黄河三角洲河口区2004年Landsat TM图像的海岸线位置;在分析小波算子与传统边缘提取方法相比的优点的同时,并就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2011年04期 v.9;No.50 37-3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9 ] - 王猛;田丰;
以我国东部平原地区钱营孜煤矿矿区为案例,根据实测的散乱数据,使用交叉统计检验和视觉特征分析了ANUDEM方法和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中常用传统插值方法的空间插值结果。分析表明,在平原地区,TIN方法生成的DEM具有较高的精度,ANUDEM方法生成的DEM能够准确反映水文地貌。
2011年04期 v.9;No.50 40-41+44+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9 ] - 温程杰;丁海燕;刘春菊;
校园GIS研究是我国GIS研究的一个主力军,所以校园GIS网络的共享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针对现今各个学校或者同一学校内部与外部GIS网络的资源、技术共享要求,提出一套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这一需求的解决方案。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出发,依据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相应的需求分析,设计与研究了校园GIS网络共享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模块,并对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解释。
2011年04期 v.9;No.50 42-44+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3 ] - 申永利;赵煜;彭俊芳;郑贵洲;
借助GIS强大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功能,以湖北省崇阳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成果为例,基于地理矢量数据、地质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地形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将DEM与遥感图像叠合生成三维影像图,建立集地形、地质、遥感等数据为一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解决传统二维地质图件用于表示三维地质不直观等问题,提高地质空间分析的能力。
2011年04期 v.9;No.50 45-4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3 ] - 张帅;刘邦兵;胡建艺;李群喜;李金涛;娄元鹏;
因南方CASS版本较多,且各地政府部门常依据地图使用有所侧重而定制部分属性结构,这就给不同来源的CASS数据向统一的ArcGis格式转换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就此类问题以VC++语言为依托,兼采用ObjectARX技术进行讨论、研究,并提出一套解决方案,使数据转换做到了完全自定义。
2011年04期 v.9;No.50 48-50+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4 ] - 张琳;何政伟;陈晓杰;李璇琼;
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2000年、2005年、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处理并提取水土流失因子,通过转移概率矩阵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并运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2010年-2020年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研究发现:2000年-2005年研究区水土流失强度呈逐步增强趋势,2005年-2009年水土流失强度呈逐步减轻趋势,说明2005年后水土流失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控制。
2011年04期 v.9;No.50 51-5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1 ] - 贺志远;李德平;徐斌;牛真真;
通过分析海底观测仪器的数据特点,探索了基于MATCOM的Matlab混合编程来实现海底实时观测数据可视化的方法。采用ADO.NET技术远程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当日日志表以获取海底实时观测数据,利用了VC++.NET的友好交互开发环境和Matlab强大的绘图函数,实现对海底物理、化学、能源等实时观测数据的图形显示,为实现海底观测数据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1年04期 v.9;No.50 54-5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3 ] - 李旭娇;杨武年;曾超;邬莉莎;
DEM中包含了丰富的地质地貌、水文等信息,是流域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详细介绍了利用DEM数据提取流域水系信息特征的方法,并以岷江上游为例,对DEM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ArcGIS 9.3软件平台下Hydrology模块提供的D8算法来确定水流离开DEM栅格单元的方向,并计算流向各栅格单元的水流累积量,再根据给定的集水面积阈值,提取岷江上游水系。实验结果表明,根据DEM生成的水系与实际基本相符。
2011年04期 v.9;No.50 58-60+6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40 ] - 毋利娜;
在现代测量中,GPS已成为测绘领域的主要工具,但周跳现象是影响GPS测量精度的来源之一,因此对周跳产生的原因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仿真实验分析且说明了小波用于周跳探测的理论依据。选择不同的小波对GPS相位观测值周跳进行了实验,表明经过小波处理的方法进行周跳探测,其精度更高一点。
2011年04期 v.9;No.50 61-6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8 ] - 姜智东;李景文;傅玮佳;陈玉鑫;
针对地籍数据的时态特性及变更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态修正的地籍时空数据模型的改进方法,通过引入动态变粒度方法减少了数据存储量,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基于该模型在建库过程中引入了基态库和差文件库,并利用动态属性数据对现势库和历史库中的宗地属性数据进行地籍管理;通过建立变更库确定父子宗地,加强现势库与历史库的时态关联,提高了数据的检索速度。
2011年04期 v.9;No.50 64-6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0 ] - 许文龙;李小娟;宫辉力;孙永华;
提出一个基于GIS网络分析的校车路径方案规划算法。算法采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结合道路网络拓扑分析。以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为目的,通过限制搜索范围提高算法效率,并用空间分析选择最佳起始节点,计算将学区内路网上各乘车节点处的学生送至学校的最优路径方案。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和有用性。
2011年04期 v.9;No.50 67-68+7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06 ] - 姚远;陈龙乾;赵建林;李龙;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在以ArcGIS平台为信息化载体的基础上,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土地利用规划在信息化管理发展方向上的未来展望。
2011年04期 v.9;No.50 69-7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1 ] - 董元;李娜;张广平;
通过介绍GoogleMaps地图类型和显示原理、以及显示瓦片地图的主要接口,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应用Google Maps API二次开发显示混合地图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Google Maps API的地图设置函数,瓦片管理接口及设置透明度实现,能够利用Google提供的卫星地图和矢量地图资源,较高效率较好效果显示出混合地图。
2011年04期 v.9;No.50 72-74+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7 ] - 谷胜涛;李景文;田丽亚;崔爽;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模型化的基础,是空间数据组织的概念和方法,反映了现实世界空间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传统的三维数据模型大多从几何特征表达的角度出发,割裂了空间对象个体之间的逻辑联系,不能完整表达地理实体。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地理实体抽象为能独立反映完整空间和逻辑关系的空间对象,提出了面向实体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组织方法;重点探讨了面向实体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描述方法、数据结构、存储方法及其相应的三维模型库与纹理库组织管理。
2011年04期 v.9;No.50 75-7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41 ] - 王瑞永;乔江;袁清;
基于OpenGL图形库进行开发三维交互系统时,OpenGL世界坐标和Windows窗口坐标转换是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众所周知,Windows坐标是二维平面坐标,而OpenGL世界坐标是三维右手笛卡尔坐标系。为解决项目开发中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2种坐标系及其转换过程,然后根据三维实体在Windows上显示的原理建立坐标转换关系,最后,通过调用OpenGL3D图形库中的函数编写模块实现OpenGL世界坐标与Windows坐标的相互转换。结果表明:编写的坐标转换模块坐标转换精确,响应速度快。
2011年04期 v.9;No.50 78-8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81 ] - 胡艳;张治清;张少佳;陈静;张灿;唐秋纬;
介绍了高分辨率商用卫星遥感影像正射处理的一般原理及方法,对不同的布点方案下的DOM纠正精度进行分析,以提高正射影像生产的精度及生产效率。同时,针对DOM现势性不够以及特殊区域的扭曲变形问题,探索进行DEM技术修复的方法,从而提高DOM产品的成图质量,在DOM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1年04期 v.9;No.50 81-8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6 ] - 许民;刘勇;王晓燕;乔榕;
以Quickbird全色和多光谱数据为例,采用Brovey变换、高通滤波(HPF)变换、主成分(PCA)变换、主成分替换小波变换算法对比研究了同一传感器全色和多光谱数据的融合问题。以均值、标准差、信噪比、信息熵、平均梯度、相关系数及偏差指数为客观融合质量评价指标,由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认为:针对Quickbird数据而言,综合考虑光谱保真性、信息量和清晰度,PCA变换是最佳的融合算法,而主成分替换小波法要优于Brovey变换和HPF变换,从而筛选出比较适合Quickbird数据的融合方法。
2011年04期 v.9;No.50 84-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6 ] - 胡步清;何政伟;邓磊;赵银兵;冯淦;徐鹏杰;
地震灾害发生后的不同时期对震害信息提取速度和精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采用多尺度下的遥感震害异常区快速提取技术,针对灾害发生后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方法提取震害信息。选取北川县Modis,TM,航飞低、中、高分辨率数据,采用多时相变化监测,单时相多尺度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震害异常区提取。结果表明,多尺度下的遥感震害异常区快速提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
2011年04期 v.9;No.50 88-90+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5 ] - 董星星;段修亭;陈肖磊;何振;
通过互联网将海量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存储、管理、共享及分析利用是实现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关键。结合了海量异构空间数据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Web分布式空间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并将该体系结构应用于省级退化废弃地监控信息决策服务系统,设计了基于Web分布式空间数据仓库的省级退化废弃地监控数据管理模式,该模式为各行各业网络环境下大量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集成、共享提供新思路。
2011年04期 v.9;No.50 91-9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1 ] - 杨雪;周天墨;刘洪岐;
购物导航系统是一种采用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方法提高顾客购物效率的软件系统。以中关村购物广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路径规划技术为主体,并在地理信息系统逻辑网络的基础上设计购物中心网络数据结构,建立适于路径分析的购物广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整体设计方案。在经典Dijkstra网络分析技术和智能购物导航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目标明确型、多店铺高效型、消磨时间型3种购物导航路径分析算法;并利用C#和ArcEngine 9.3组件,开发出一套具有信息查询、路径规划等功能,并有利于优化购物环境的购物广场导航系统。
2011年04期 v.9;No.50 94-96+10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3 ] - 彦立利;马金辉;刘俊艳;
以1997年的TM和2007年的ASTER遥感影像数据的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的数据,并计算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转移矩阵、LUCC幅度、动态度和状态指数等指数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耕地和草地大量减少,其他土地都在增加,园地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林地;主要土地利用转移类型:草地转化为林地和耕地,耕地转化为林地、草地和园地,LUCC处于不平衡状态。
2011年04期 v.9;No.50 97-10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2 ] - 于宪煜;胡友健;曾文;
供水系统是国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与网络的结合产生了供水商务智能系统。基于商务智能的基本理论,结合供水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供水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影响供水的诸多因素,提出了供水点的重要等级、公路优先级以及水管等级的概念,给出了供水企业最佳收益的分析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个基于商务智能的供水企业最佳收益可视化分析系统及其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供水企业最佳收益分析方法及研发的可视化分析系统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2011年04期 v.9;No.50 101-105+10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4 ] - 李君;李林;朱德海;张龙;
为了满足当前蝗虫防治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提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研发蝗虫防治指挥辅助信息系统的构想。根据蝗虫发生的特点和防治的需求,讨论了GIS技术在蝗虫防治指挥辅助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并设计和实现了蝗虫防治指挥辅助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采样点蝗虫发生情况和蝗虫发生区发生程度空间信息分类显示、勾绘蝗虫发生区、统计分析蝗虫发生情况、输出蝗虫发生程度专题图等,为蝗虫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了蝗虫防治的信息化。
2011年04期 v.9;No.50 106-10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3 ] - 王小准;
相片控制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工作,传统航空摄影控制测量有成熟的作业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DMC航空摄影控制测量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或规范,特别是在中小比例成图的应用中,更是一个空白。根据DMC航空摄影资料的特点和1:10 000地形图成图的精度要求,通过实例研究,总结区域网布点方案的规律性。
2011年04期 v.9;No.50 109-110+11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5 ] - 李婷;赖华;张世熔;
在ERDAS IMAGINE 9.0和ArcGIS 9.3软件平台下,以岳池县1993年、2001年和2007年的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方法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法,对岳池县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岳池县近15年来旱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体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旱地和建筑用地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110.41 km2和47.99km2;水田和其他用地呈减少的趋势,水田减幅最大,达180.03km2。1993年~2007年,仅水体和其他用地斑块密度减小,其余景观类型斑块密度增加。受人为活动的干扰,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减少,但破碎度指数逐步增大。
2011年04期 v.9;No.50 111-11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5 ] - 张铨开;
对CORS测量应用中的3种坐标转换方案进行了介绍,并着重分析了3种转换方案的优缺点,对CORS测量应用提出了有效建议。
2011年04期 v.9;No.50 114+11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5 ] - 张国君;乐群;
对基于SCIAMACHY传感器,WFM-DOAS反演的CH4柱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全国CH4柱浓度的时空变化,并对我国八大自然区的CH4柱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作了研究。从研究结果分析得到,CH4柱浓度的空间分布,青藏区整体较低,在我国东部地区,CH4柱浓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整体来看,CH4柱浓度夏季高,冬季低,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2011年04期 v.9;No.50 115-117+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9 ] - 吴飞;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业务逻辑都围绕数据展开。在软件项目分析设计过程中,一般首先分析数据实体并设计系统界面,这些过程都依赖数据实体的稳定性,当实体数据发生变化时,比如在数据库设计中修改了数据结构,系统设计包括界面设计则需要相应变化,这样势必会提高软件的开发成本,同时给系统的运行维护带来更多困难。提出了一种使用.Net反射技术实现系统与数据的松耦合的方法,该方法可满足根据数据实体的变化实时构造系统界面要求,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2011年04期 v.9;No.50 118-11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2 ] - 陶德明;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速度快、规模大,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以福州市排水管理应用需求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
2011年04期 v.9;No.50 120-121+124+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55 ] - 靖凤伟;杨永国;邓世赞;陈翔宇;
针对洪水灾害评估的特点,将GI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的三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来预测、模拟显示红水河流域洪水淹没场景,并结合该流域水文站降雨量数据和各乡镇人口密度数据以及其他辅助数据进行洪水灾害评估。
2011年04期 v.9;No.50 122-124+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60 ] - 马金卫;周迪;王静璞;吴晓青;
海岸线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活动,加剧了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这种变化因离海岸线距离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差异。以烟台市海岸地区为例,利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这种因海岸区位差异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特征,以期为地方土地资源与海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烟台海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活跃,城镇和其他建设用地扩展明显;海岸区位深刻影响着海岸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率和不同用地类型间的转移特征;②与海岸区位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岸线开发利用活动,以及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政策与管理因素是导致烟台海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
2011年04期 v.9;No.50 125-130+135+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0 ] - 杨德全;杨超元;柯新利;雷畅;金少斌;
近几年许多高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数字校园",用以方便管理,提高人力、物力的利用效率。三维景观建模作为"数字校园"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让管理更加直观和有效。以咸宁学院校区为例,利用国产软件SuperMap Deskpro,通过数据准备、三维建模、纹理映射,建立了咸宁学院中心校区三维景观模型,进行了数字校园建模方法的研究。
2011年04期 v.9;No.50 131-135+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6 ] - 樊艳伟;林超;吕国胜;
应用MODIS数据监测陕西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内容是利用陕西省MODIS影像辅助以ETM+等数据进行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得到各个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然后与统计资料对比,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监测分析。
2011年04期 v.9;No.50 136-13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0 ] - 严安;万幼川;张晗;
以Landsat ETM+为主要遥感数据源,辅助以气象数据资料,利用NDVI计算出植被覆盖率,继而计算出地表比辐射率,并利用单窗算法精确反演得到了武汉市2002年夏季地表温度。研究表明,武汉城市热岛由武昌、汉口、汉阳三大城区热岛构成,且几乎集中在城区;城区大热岛区中还存在多数热岛效应更为严重的"岛中岛";武汉热岛分布与其下垫面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2011年04期 v.9;No.50 140-14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54 ] - 任东风;徐兆阳;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目前国土部门的一项重大任务。恢复土地过程中实地调查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传统的调查方法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对面积或长度进行测量且迅速、准确地记录结果。论述了手持GPS在野外数据采集及土地更新中的优点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将GPS手持机绝对定位结果标定在地形图上的一个简单而新颖的方法,大大增强了GPS手持机在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中的实用性。
2011年04期 v.9;No.50 143-146+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