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祖勋;杨生春;张剑清;柯涛;
根据交会精度与影像匹配自动化的需要,与当今航空数码相机沿航线方向视场角偏小的事实,阐述了大重叠、多基线摄影测量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重点介绍了利用非量测相机进行多基线的正直、交向摄影方法与数据处理的特点,特别是“多基线交向摄影”,通过多次、多相机对三峡工程地下电站尾水边坡进行拍摄试验,获得了传统非量测相机难以比拟的、非常满意的结果。
2007年01期 No.2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18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6 ] |[阅读次数:477 ] - 罗名海;
根据作者在加拿大培训期间理论学习、实际考察、综合研究的资料整理而成,介绍了GIS技术在加拿大政府管理、专业领域、公众服务中的应用,概述了GIS技术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发展趋势。
2007年01期 No.2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83 ] - 蒋爱华;
从生产实践出发,描述了GIS数据格式转换的不确定性定义,探讨了形成GIS数据格式转换的不确定性原因,提出了避免GIS数据格式转换的不确定性的思路。
2007年01期 No.23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9 ] - 高光星;余咏胜;
结合DMC航空摄影数据和UCD像机的测试数据,将数码航摄与传统摄影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影响航摄数据质量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相关航空摄影规范,分析了数码航空摄影的数据质量及应用于传统航测生产中的优势与不足。
2007年01期 No.23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8 ] - 王东清;
介绍了湖北省导航电子地图基础平台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数据属性结构等,为制定导航地理基础数据库的标准、技术、质量等规范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2007年01期 No.2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9 ] - 胡圣武;吴宗庆;王宏涛;
首先就三角模糊数运算的基本规则作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三角模糊数用于GIS可靠性分析的方法与步骤,然后用实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7年01期 No.2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7 ] - 张洪波;郑炎兵;柳宗伟;
随着GPS定位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交通领域的扩展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成为必然,基于GIS技术的车载信息服务应运而生,并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探讨了建立车载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及各项关键技术。
2007年01期 No.23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61 ] - 常勇;胡晋山;黄茂军;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论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模型体系及评估体系。从系统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剖析,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三要素、三层次构成的多维立体的社会发展系统;在技术方法上,采用了以“3S”技术为支撑的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上,从目标层、系统层、变量层、指标层四个层次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
2007年01期 No.2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76 ] - 柯敏毅;王治国;
空间数据的压缩对于空间数据无线移动网络以及提高整个移动GIS系统的效率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文章针对移动GIS系统中的矢量数据压缩问题进行了总结与综述。首先分析了矢量地图数据压缩的原因并给出了其定义;然后对传统的矢量数据压缩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经典的Douglas—Peucker方法的改进方法,小波技术压缩方法和第二代小波压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007年01期 No.2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49 ] - 黄光玉;王润生;沈占锋;赵欣梅;
应用遥感技术预测油气勘探靶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目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油气遥感方法用于预测油气勘探靶区。简单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重点对遥感影像中的线-环影像构造异常和烃渗漏异常所表现的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最后对遥感技术在预测油气勘探靶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01期 No.2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1 ] - 阳力;吕超;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控制中心和卫星跟踪基准站。本文着重讨论卫星跟踪基准站建设应考虑的因素和注意的问题。
2007年01期 No.23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58 ] - 贺志岗;蔡东安;胡永洪;杨波;
GPS-RTK技术和数字测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库容测量水下地形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全自动数字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业方法,并探讨了其测量精度、误差来源。
2007年01期 No.2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5 ] - 唐新肇;黄晶;
在传统的测绘方式中,由于受成图方式和制图软件的限制,一些数字化成果的高程数据没有属性,给数据处理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介绍了通过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
2007年01期 No.2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8 ] - 肖剑平;
通过对MicroStation数据的分析,结合FME的数据转换机制,详细阐述了基于FME实现AutoCAD数据到MicroSta-tion数据转换的技术路线,为实现AutoCAD格式数据到MicroStation数据直接匹配属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2007年01期 No.2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26 ] - 刘光媛;聂庆华;赵明;
揭示了ArcIMS的体系结构,阐述了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基于ArcIMS开发WebGIS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基于ArcIMS开发农业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天津市农业环境信息系统为例剖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其中利用ArcSDE建立空间数据库和通过ArcIMS实现农业环境信息的发布是系统开发的关键。
2007年01期 No.2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65 ] - 江水;盛业华;姚咏;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由2维系统逐渐向3维系统的方向发展。3DGIS可以提供逼真的可视表达方法。在3DGIS系统中3维空间对象包含空间属性信息和非空间属性信息。3DGIS针对数据模型要具有空间分析的功能。参照GoogleEarth利用OpenGL实现数字地球原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简单的空间查询功能。
2007年01期 No.2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6 ] - 王紫生;边馥苓;
为被称抽象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视化技巧,这里的技巧接近于在保持地理空间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整个地图区域展示为多个地图区域。对于外部用户来说,是通过对数据挖掘过程的控制自动调整数据挖掘程度的技巧。实验证明这里的技巧产生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可视化,加强了全局和局部的联系、数据挖掘成果的普及,在多个应用中证实了它的性能。
2007年01期 No.2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2 ] - 汤清伟;
以DLG建库数据为例,指出了测绘产品建库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扼要阐述了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及其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2007年01期 No.2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0 ] - 汤翠莲;唐湘川;任宏旭;
以乌东德水利工程为例,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基于GIS的水利工程三维辅助设计系统:系统的目标、设计框架、功能的实现等。有助于水利工程设计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2007年01期 No.2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7 ] - 李婧;
基于江西省赣州地区稀土矿调查项目,在已有遥感资料和解译数据前提下,根据该地区矿山资料特点研究并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方面做了重点研究。
2007年01期 No.2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3 ] - 孙伟;马东洋;邹晓亮;
介绍了RFID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对RFID技术进行详细地阐述,探讨了RFID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007年01期 No.2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2 ] - 吴建华;付仲良;
在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形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数据结构中图的遍历算法在管网连通与追踪分析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种反向追踪加标识字段的方案,其有效地解决了复杂网络中连通路径的显示问题,为其他网络追踪路径显示提供了参考。
2007年01期 No.2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62 ] - 谢优平;张莉;
依据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实际,提出了三级动态车辆调度模型。这种模型逐级缩小搜索范围,有效地减少了搜索的工作量,节省了计算的规模和时间。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使用相关的软件将试验结果进行了显示。
2007年01期 No.2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6 ] - 张文元;秦昆;张成才;杨丽娜;马茹菲;
通过对图像知识库、图像数据库、纹理分析和形状分析等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地物提取的方法。该方法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根据知识库中的先验知识进行推理,实现了遥感图像地物的判别和提取。
2007年01期 No.2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72 ] - 张艳伟;赵军;
建立区域发展决策支持模型库系统(Model Base System,MBS)是提高区域发展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系统阐述模型库系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模型库系统的组成、功能、实现等方面阐述兰州经济区决策支持模型库系统框架,系统引入组件技术,探讨了兰州经济区决策支持模型库系统具体实现途径。
2007年01期 No.2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57 ] - 朱霞;黄全义;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应用的基础上,根据GIS、DBMS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利用Web和GIS提高统计信息发布的广度与深度。探讨了基于B/S模式的统计信息发布的网络架构和基于.net技术的开发模式,并最终实现了设计的功能。
2007年01期 No.23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2 ] - 肖根如;帅菲;
讨论了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分析系统。随后给出了实例分析——应用全国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如GDP等)在ArcView GIS的系统环境下开发了一个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模块,得出了全国各区域的差异情况,并对整个区域进行了经济分区,为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与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依据。
2007年01期 No.2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317 ] - 杜治全;郑顺义;
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块分解的光束法平差快速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靠有效的。
2007年01期 No.2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54 ] - 王慧妮;葛明;段志强;
本算法在分类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竞争的方式产生初始码书。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产生的初始码书的典型性较好。在不降低图像压缩质量的同时,极大的减少获取最优码书所需要的运算时间。
2007年01期 No.23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3 ] - 彭冰;杜闽;徐占华;
介绍了海岸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结构体系。系统以商业软件SQL Server2000存储数据,并通过数据库技术引擎ArcSDE和DAO技术提取数据,然后利用VisualBasic嵌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的内核ArcObjects、统计软件SPS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对珠江河口水质数据和模型数据的时空分析及可视化工作。
2007年01期 No.2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65 ] - 刘少军;张京红;辛吉武;陈汇林;蔡大鑫;田光辉;
根据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的要求和GIS建库的特点,研究了建立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的数据库和评价模块的具体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海南省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利用GIS的建立生态质量评价数据库是可行的。
2007年01期 No.23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4 ] - 王文庆;侯本军;支华;龚俊;
提出了建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边缘阈值检验方法,每个像素的阈值由像素所处的梯度矢量的统计特性决定,这些梯度矢量的统计量用来确定边缘像素选取是否合理,从所获得的结果来看,该方法与以往的边缘检测方法不仅是一致的;而且,该方法输入参数值产生的结果比其它几种边缘检测方法更稳定。
2007年01期 No.23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0 ] - 孙小燕;周春林;李安波;
分析了自动编码技术在GIS和信息共享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指出在GIS开发和信息共享中编码自动化和编码动态化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基于区划变更的自动编码体系架构,并以点状要素编码为例做了初步实现,具体介绍了系统中规则定制、编码生成、编码升级三个核心功能的实现。
2007年01期 No.23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6 ] - 田晶;黄仁涛;匡露露;
在分析已有的专题地图制图决策支持系统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相关制图知识,提出规则库设计的方法并设计部分规则实例,最后对规则库如何映射到关系数据库做了一些探讨,并建立了模型。
2007年01期 No.23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67 ] - 姚艺强;高劲松;孟令奎;邓世军;
提出了基于网格环境下缓冲区分析的并行计算方法,用以提高缓冲区分析的效率。考虑到大多数地理信息系统中缓冲区分析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图层和地理空间区域的任务分解方法。利用已经构建的网格计算环境,实现了武汉城市地图中一条道路缓冲区分析的图层式并行计算,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网格环境下缓冲区分析的并行计算在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007年01期 No.23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291 ] - 任向红;仇生泉;
借助红寺堡开发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概述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过程,并对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在宁夏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祥查奠定了基础,也为土地调查统计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了效率和现势性。
2007年01期 No.23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0 ] - 张斌;黄全义;张松波;
分析了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智能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着重阐述了城市中事故发生后,从接警,应急指挥,到应急结束的整个流程,以及最终动态预案(应急救援作战计划书)的实时生成过程。最后将其过程在城市应急系统的GIS平台上进行了实现。
2007年01期 No.23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59 ] - 柏春岚;
结合荆江河道区域的DEM生成过程,主要就基于VirtuoZo IGS数字测图生成DEM的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找到了一些提高DEM生成效率的新方法,新思路。
2007年01期 No.2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8 ] - 杜灵通;韩秀丽;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其研究内容包括基础学科理论研究、应用领域研究和实现技术研究。数字城市的实现需要空间数据获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传输技术、可视化与互操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支持。
2007年01期 No.23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76 ] - 沈陈华;余立新;
提出了城镇地籍调查工程建设中社会化监理机制的概念,分析了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职责和组织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镇地籍调查工程建设的监理内容。
2007年01期 No.23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70 ] - 余中东;李杰;
从城市控制网的建立、基础图的精度要求、数据的分类与编码和各类要素的合理表示等方面,讨论了建设基础数字地形图的优化实施方案。
2007年01期 No.23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0 ] - 何丽华;徐之俊;张寒梅;
地图成果数据既满足常规图集编制的需要,又满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需要,本文就编制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作了一定的剖析。
2007年01期 No.2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29 ] - 刘美春;
介绍了武汉市电子地图的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和软件平台;分析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多媒体电子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进行了比较。
2007年01期 No.23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