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文慧;张鑫;戴湘毅;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SPSS软件,对房山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房山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在空间上为集聚分布,具有区域内集中程度高、分布均匀度极低的特点。②沿河北镇、南窖乡、石楼镇、韩村河镇和张坊镇连线形成"S"型分界线,该分界线以东呈组团密集状分布,该分界线以西成离散状分布。整体上呈多核心分布格局。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相同。③房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与地形、河流、交通布局高度相关,同时也受人口分布、特殊时期的影响。
2021年02期 v.19;No.138 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石善球;柴燕妮;
基于江苏省2015年和2018年地表覆盖数据,利用ArcGIS 10.2和Fragstats 4.2软件,对江淮生态经济区内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结构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5年和2018年,研究区内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结构特征基本相同。②2015-2018年,研究区内绿色生态用地团聚程度增强,景观格局趋向规则化;蓝色生态用地景观破碎度增强,景观格局呈现逐渐复杂化、破碎化的演变特征;灰色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变化频繁且剧烈,大多是人为干扰造成。
2021年02期 v.19;No.138 5-8+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畅陈豪;刘如飞;柴永宁;王风春;
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剖面特征描述的路面坑槽提取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进行滤波获得路面点云,根据路面点云的扫描线获取道路横向和纵向剖面;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拟合道路剖面轮廓,根据坑槽剖面的积分不变性和微分特性构建坑槽的特征描述算子,自动识别路面坑槽;通过点云的连续性和点云间的距离进行聚类去噪,最后通过形状约束分析进一步确定坑槽。以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的某段道路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轻微变形的坑槽提取效果良好,并且对不同形状,不同变形程度的坑槽识别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度。
2021年02期 v.19;No.138 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吴勤书;张时智;赵卓文;
以地理国情监测的城镇建成区数据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多个时期城镇建成区的多层次城镇发展空间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从省域、城市群和城市3个层级开展了城镇发展趋势研究,对城镇空间重心演变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不同层级城镇发展的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从空间上探索城镇发展总体规律,为城镇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
2021年02期 v.19;No.138 1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胡海燕;
提出了基于卫星影像的自然资源疑似违法行为动态监测思路和技术路线,通过对福建省多期监测成果的分析与检验,验证了其在发现疑似违法行为方面的有效性及辅助监管的可行性,讨论了福建省违法行为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以及今后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
2021年02期 v.19;No.138 17-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胡龄心;李浩;
目前ToF相机标定多是利用激光反射强度图像并采用张正友棋盘格的标定方法,通过最小化重投影误差对相机参数进行优化。但因图像分辨率的影响,像点坐标的准确提取存在困难,通常包含较大的误差,解算方法对噪声也较为敏感。预期今后的研究将更多地结合距离值信息,并进一步提高像点坐标检测的准确性,优化相机模型,以提升解算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度。
2021年02期 v.19;No.138 2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峰;安晓亚;朱璇;
在分析现有更新模式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增量更新的地理空间数据版本化管理方法,设计了5年区间-年度区间-状态版本的多级时态地理空间数据组织管理模式,以基态修正后的初始版本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动态增量更新数据组织管理,以多时态索引叠加空间几何索引、属性语义索引构成复合时空索引进行多时态空间数据快速查询检索。实践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时态地理空间数据的高效组织管理和快速查询检索效率。
2021年02期 v.19;No.138 26-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红梅;孙炜;李松;
选用无人机倾斜飞行影像数据在公路勘察设计路线附近进行倾斜航拍并处理城市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可以更直观更立体的实现在三维场景中的勘察设计工作。
2021年02期 v.19;No.138 30-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王振力;滕藤;王群;黄忠演;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中典型目标的判别,提出基于K-最近邻图KNN改进算法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研究目标的属性,充分利用数据之间的关联,建立抗变换性的目标特征,可提高目标判别的准确度。高分辨遥感影像目标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1年02期 v.19;No.138 3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张福存;薛晋宇;贾国焕;陈兴芳;贾国龙;王晓东;
利用六旋翼无人机航拍获取了实验区五镜头像片数据,应用倾斜摄影技术建设了实景三维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展了城市地形样本和村庄地形样本下的1∶500地形图测绘,最后进行了精度评定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就图形精度而言,两类地形条件下的图形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比较城市地形图和村庄地形图,前者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略低于后者。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1∶500地形图测绘可在城市地区开展,较之传统的全站仪或GPS RTK数字测图具有更快的生产速度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2021年02期 v.19;No.138 36-39+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静泽;岳建伟;钱欢;
集成Geo Server地图服务引擎、Postgresql数据库引擎以及Krpano三维全景显示引擎,设计并实现了一款轻量级的街景影像展示系统,提出了街景大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场景内导向箭头位置的快速自动计算方法。系统建设成果在南宁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街景影像展示需求,能为街景地图服务发布提供良好的平台,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2021年02期 v.19;No.138 40-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薛凯;于泉洲;曹建荣;
基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省的流经路线,研究沿岸城市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以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四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和GIS空间分析得出城市用地的空间演变图。计算城市扩张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城市重心坐标4个指标研究扩展特征,并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城市区域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沿线4个城市的扩展强度不断增加,济宁、聊城、德州、泰安30 a来的城市扩展强度分别为11.124%、14.274%、8.177%、20.825%,紧凑度和分形维数也有较大变化,说明城市的扩展不仅有向四周的扩展,城市重心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迁移。经济发展情况、自然条件、政府政策以及人口交通等都会对城市扩展产生影响。
2021年02期 v.19;No.138 44-48+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程良勇;李南江;炉利英;
基于3DGIS软件技术,研究辅助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方法及应用,开发三维规划放线应用系统软件(以下简称本软件),结合某一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案例进行实践,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审查不直观、不全面的难题,为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02期 v.19;No.138 49-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文峰;
研究了车载LiDAR在智能化全息测绘中的应用,得到了道路红线范围内的高精度全要素三维地形数据,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021年02期 v.19;No.138 54-55+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周勍;杨梅;吴瑞龙;杨卫军;
在缺乏空间数据支撑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服务的情况下,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园区管理存在园区效益分析效率低下、缺乏空间宏观管理等现状问题。结合产业园区在园区发展、企业管理、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需求,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产业园区的规划管理和分析中,实现产业园区和企业数据空间化,结合产业信息大数据和规划专题、公共专题等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基于WebGIS等技术搭建产业空间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产业园区实现动态管理、空间化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
2021年02期 v.19;No.138 56-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晓民;张兴;辛荣芳;李宗仁;李得林;李冬玲;
利用青海省国内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祁连县、湟源县和玛沁县南部的泉水点进行了遥感解译。通过提取水体信息,结合以往相关数据,并协助现场验证,对多个泉水点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遥感解译泉水点的解译标志,包括断层泉、侵蚀泉、冻土边缘泉等,为水文地质、矿泉水靶区优选等提供基础数据。对于大涌水量、大流量的遥感影像泉水点,解译效果较好,而小涌水量、小流量的泉水点解译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然资源要素和生态条件的调查,建议反复进行泉点解译,并协助多光谱数据水文信息的遥感因子反演。
2021年02期 v.19;No.138 60-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王维波;周安发;李世伟;王平;罗胜金;
为了充分挖掘车载激光扫描技术的拓展应用,以西藏那曲地区公路改扩建测量项目为例,针对那曲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交通条件,提出利用新型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进行公路测量。实验研究车载激光扫描在公路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以及相较于传统测绘方式的优劣,以揭示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技术难点和经济效益。
2021年02期 v.19;No.138 64-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高建伟;周广华;宣伟;
为满足大型复杂建筑的项目建设、规划管理等的需要,研究并应用了规划测量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模式及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实现了作业平台互通及信息数据共享,解决了复杂造型建筑测量的难题,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2021年02期 v.19;No.138 68-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韩国卿;桂朋;杜操;李施展;
以摄乐桥钢塔拼装测量为例,介绍了用一个公共转化点和一个方向点,利用一点一方向结合双边单角后方交会的方法,在钢塔节段上建立一个微型控制网,通过公共转化点将微型控制网点的测量坐标转换为塔上设计坐标,在钢塔节段拼装时,通过三维坐标法测量节段上微型控制网点,指挥吊机将钢塔节段移动到设计位置。
2021年02期 v.19;No.138 71-73+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志远;张翔;
针对Web制图中主流的Canvas和WebGL 2个图形接口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矢量场动态粒子可视化算法、动态符号控制和实验方案,实验论证了矢量场动态可视化技术在个人电脑及移动设备上应用的可行性,其中GPU方案执行效率高(500K粒子下的交互可视化效率)但需浏览器支持Web GL,CPU级的方案通用性更高但不适合大规模模拟。
2021年02期 v.19;No.138 74-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封建民;杨波;谢瑞莲;祝苓玉;王艳;
汶川地震后陕西省略阳县地质灾害增加,为了评估震后略阳县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和范围,利用GIS、R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在ArcGIS中对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76.50%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坡度15°~40°范围内;从地质岩组的角度分析,松散岩组地区是灾害发生的集中地区,占比达33.03%;从地形起伏度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小起伏地区(20~75 m),占区内总灾害数量的79.4%;在距离水系、断层较近的地区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距离越远灾害发生概率越少;灾害点的空间分布和危险度分区有较强的相关性。信息量模型结合GIS技术评价地质灾害结果客观,研究成果可以为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2期 v.19;No.138 78-82+1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操松元;郭可贵;谭弘武;贾玲君;
介绍了激光雷达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关键技术,总结了点云精细分类和三维重建的方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归纳了激光雷达在线路巡检中的具体应用,可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19;No.138 83-86+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陈意;王山东;韦洛毅;韦磊;
相比以往的地理信息数据,内河航道基础地理矢量数据作业范围更广,涉及的内容更多,准确性要求也更高,因此,对其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属性数据质量以及空间数据精度是决定航道图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论述了航道图质量检查过程中规则库的建立方法以及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实现的针对航道图数据质量属性检查、空间拓扑检查、错误实体自动定位技术。
2021年02期 v.19;No.138 87-8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吉玮;王光宝;李丽;查国震;张红月;
利用2000、2007、2013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结果,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方法核算了黑河市爱辉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3年,黑河市爱辉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71.03亿元上升至584.71亿元,总体价值呈上升趋势。其中,农田价值从11.12亿元下降至8.32亿元;林地价值从526.02亿元上升至541.24亿元;草地价值从29.67亿元下降至29.19亿元;水体价值从4.22亿元上升至5.95亿元。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该区域起主导作用。
2021年02期 v.19;No.138 90-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何鑫星;王小娟;李卓;
基于AutoCAD选择集,提出了一种非人机交互式的自动选择集对目标数据进行搜索、过滤的新方法,通过对AutoCAD选择集的VBA编程构建,以及图元几何关系判断、分区筛选等算法,实现了对DWG数据中文字注记、二维图形的高效搜素、过滤、提取、计算等操作。利用该方法对四川省农村不动产测绘项目中大批量户产权信息的自动化比对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2021年02期 v.19;No.138 96-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李秉乾;邸国辉;褚成凤;郭际明;万年锋;
大型水利工程中,控制网容易发生点位移动,需要定期复测控制点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在经典方法中,没有考虑同一个控制点坐标分量的协方差以及不同控制点之间的协方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协方差阵的距离较差法,并与经典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距离较差法的中误差、限差明显小于经典方法,并且可以减小将不稳定点误判为稳定点的可能性。
2021年02期 v.19;No.138 100-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建伟;陈继山;
结合空间数据的特点,建立质量检查规则,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检查规则的按需服务,有效提高空间数据检查的稳定性和可及性。
2021年02期 v.19;No.138 103-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李立功;牛丽娟;张学钢;朱仁义;
结合BIM技术模型创建的过程对BIM技术在专业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积极拓展BIM技术新的价值点和作用。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对BIM技术在专业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2021年02期 v.19;No.138 106-108+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美玲;吴伶;
针对目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许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不足等局限,以"遥感地学应用"课程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在线学习+课堂面授"的理论教学和"问题探究+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实施、考核方式和改革效果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可为高校开展面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19;No.138 109-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沈照庆;江昱山;段鑫鹏;
BIM技术以其强大的可视化及信息化功能在多领域内得到应用,但在道路勘测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为适应行业未来的发展并培养专业人才,高校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模式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采用新兴的测设技术和设计平台,充分发挥倾斜摄影优势,利用实景建模技术以及高校资源,提出了BIM技术应用于高校道路勘测设计实习的模式,探索BIM技在道路勘测领域方面的应用。同时以虚拟漫游体验成果的方式,增加实习趣味性和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2021年02期 v.19;No.138 113-115+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赵卓文;吴勤书;张时智;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的理解,构建江苏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5、2017年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综合测度,同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协调、磨合和拮抗3个阶段。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在空间存在明显的分异性,苏南地区的发展明显优于苏中苏北地区,同时2015-2017年各个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与规模均有所提高;②江苏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主要呈现苏南处于协调发展阶段,苏中处于磨合阶段,苏北处于拮抗阶段的整体态势,且2015-2017年苏南地区已逐渐由城镇化质量滞后于规模逐渐转变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同步发展,苏中苏北城市基本处于城镇化质量超前于城镇化规模的发展阶段。因而在制定城镇发展政策上需依据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2021年02期 v.19;No.138 116-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郭亚军;王山东;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马鞍山市工业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该模型计算马鞍山市三区一县工业部门的N_(ij)、P_(ij)、D_(ij)及G_(ij)值,分别对各区县的工业总体和部门工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0年期间,工业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变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增长。
2021年02期 v.19;No.138 121-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徐启恒;刘成均;苏盼盼;黄滢冰;谢虎君;
以解决多规现状主要矛盾为导向,提出系统设计的总体策略、设计原则及核心内容。以实现共享协同为目标,给出了"多规合一"平台总体框架。从标准规范建设、数据库建设及平台建设3个方面说明了实现共享协同的建设过程,并从"一张图"展示、多规冲突检测和辅助审批决策的角度阐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实现。通过平台的共享协同服务,可实现多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审批及辅助规划决策,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管控水平。
2021年02期 v.19;No.138 125-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