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岩溶古地貌定量刻画方法分析研究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Method for Karst Paleogeomorphology Based on GIS
霍红英;朱正平;刘义生;潘仁芳;翁雪波;
摘要(Abstract):
恢复岩溶古地貌对于分析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岩溶古地貌的恢复多为定性方法,定量刻画古地貌的水平有待提高,而GIS在定量分析处理地貌方面独具优势。以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岩溶储层为例,在经典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上,从GIS的地貌因子出发,提取了包括高程、坡度、地表切割深度、地表粗糙度、地形起伏度在内的地形因子以及包括水流长度、河流等级、流域分析在内的水文因子;再选取核心地形因子,并对地貌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高程、坡度和地形起伏度对地形的表征贡献较大。以地貌成因—形态分类原则为地貌分类方案,对敏感地形因子进行重分类操作后作叠加分析处理,地貌分区成图显示研究区由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缓坡过渡带和岩溶洼地4类地貌单元组成。对岩溶古地貌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岩溶缓坡为油气良好集聚地,地貌划分结果与储层分布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KeyWords): 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印模法;GIS;高磨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青年人才资助项目(Q20161305)
作者(Author): 霍红英;朱正平;刘义生;潘仁芳;翁雪波;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曾洪流,赵文智,许兆辉,等.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8,45(5):775-784
- [2]李笑天,潘仁芳,鄢杰,等.四川盆地灯四段岩溶古地貌精细刻画及油气勘探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8,37(3):191-195
- [3]苏海,段淑远,高棒棒,等.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古地貌恢复与储层特征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20,35(3):1 031-1 037
- [4]朱茂,沈安江,曾洪流,等.古地貌恢复在岩溶风化壳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中磨溪地区灯影组四段为例[J].海相油气地质,2018,23(4):87-95
- [5]王京,曹代勇,王建君,等.基于GIS的构造裂缝综合分析技术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1):153-167
- [6]孙兰,周德全.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3(3):54-61
- [7]王毅,郭跃.喀斯特地貌区植被覆盖与地形因子的空间关系分析:以贵州普定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1):157-167
- [8]段金宝,梅庆华,李毕松,等.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构造-沉积演化过程[J].地球科学,2019,44(3):738-755
- [9]李宗银,姜华,汪泽成,等.构造运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工业,2014,34(3):23-30
- [10]张磊.基于核心地形因子分析的黄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 [11]梁星,贾敦新.基于规则格网DEM提取坡度坡向的统一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4(18):53-54
- [12]罗大游,温兴平,张皓楠,等.基于GIS的元谋县地质灾害地貌特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30(2):97-100
- [13]洪宇辰,姬鑫慧,戴晓爱.基于GIS/RS和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研究及主要侵蚀因子识别[J].测绘,2017,40(6):277-283
- [14]桑琴,未勇,程超,等.蜀南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古岩溶地区水系分布及岩溶地貌单元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2,14(3):395-402
- [15]王世杰,张信宝,白晓永.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J].山地学报,2015,33(6):641-648
- [16]刘晶,张蒙蒙,吕戌杪,等.基于DEM的四川省地貌形态特征分类[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0):1-3
- [17]王博.基于Aster G-Dem的海南岛地形地貌信息提取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D].海口:海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