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Research on Physical City,Digital City and Smart City
李德仁;邵振峰;
摘要(Abstract):
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出发,探讨了物理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数字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个cyber space,只能实现see everything on Web;而智慧城市是一个cyber physical space,通过数字城市与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可以实现do everything on Web和城市智能化,这是对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KeyWords): 物理城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大数据挖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资助项目(2016YFE0202300);; 广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604020070);; 武汉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2016070204010114);;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AAA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422、41771452、41771454)
作者(Authors): 李德仁;邵振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柴锡贤.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初探:绿色城市规划与创新[J].城市规划汇刊,1999(5):15-19
- [2]贾倍思.绿色城市不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观念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J].新建筑,1999(1):15-17
- [3]胡先福.城市如何可持续发展:评《绿色城市法则:向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变》[J].世界环境,2014(5):91
- [4]田莉,姚凯,王伟,等.世界著名大都市规划建设与发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5]彼得.纽曼,安迪.索恩利.规划世界城市[M].刘晔,汪洋俊,杜晓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6]阳建强.西欧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 [7]菲利普.奥斯瓦尔特.收缩的城市[M].胡恒,史永高,诸葛净,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 [8]姚青石,易晓园.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大巴黎”规划项目[J].新建筑,2010(6):113-116
- [9]王琴,陈蜜,刘书军.应用相干点目标干涉测量分析方法监测北京市地面沉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6):75-79
- [10]李德仁,沈欣.论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J].测绘科学,2005,30(4):9-11
- [11]李德仁,龚健雅,邵振峰.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2):127-132